1. 民乐小合奏流行曲目介绍
《喜洋洋》《步步高》《彩云追月》《茉莉花》等等;或者是江南丝竹:《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
2. 民乐小合奏有哪些笛子、二胡、琵琶等
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流畅优美又活泼欢快,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础来自于《欢乐歌》,只是做了一些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
《江南好》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速,由三段旋律构成,优美婉转的旋律似乎让听者能感受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杨柳依依,使人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
3. 民乐小合奏流行曲目介绍词1、《春江花月夜》
江南丝竹合奏曲。 原来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大同乐会会员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并拟了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北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矣乃归舟、尾声。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2、《花好月圆》
江南丝竹合奏曲。《花好月圆》是一首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作品。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的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管子以明亮的音色呈示,然后转化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的主题在扬琴和秦琴上出现、轻快活泼;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舞蹈性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中尽情欢乐、忘情舞蹈的欢乐场面
4. 歌曲民乐小合奏编配器简谱你好!
首先感谢邀请!
简谱怎么看?
这个已经说明了问主是不会音乐的,一般会看谱,才算业余音乐爱好者,只会唱歌,只能说问主的音感较好,模仿能力强。
给个建议,自己跟着伴奏唱歌,录音下来看看能否和原唱唱的接近,或者音准是否准确无误。
毕竟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们现在回归简谱的问题。
简谱是法国人发明的,然后流传日本,再由日本流传入中国,现在中国的民乐大部分都是看简谱,也有小部分看五线谱。
简谱是数字谱,以1 2 3 4 5 6 7 为音级,唱名是do re mi fa sol la si(国际上大多参照意大利的方式唱ti,可以参考音乐之声电影的do re mi之歌)。
那么你最好还能备一部电子琴或电钢琴,或者手卷钢琴,因为这个是能帮助你对看谱和唱谱有帮助的!
如果没想耗资买琴,可以用手机会平板电脑下载个钢琴软件,玩玩看看有没有兴趣,再决定买不买。
(顺便插播小广告,在头条里我做过给自学键盘乐的朋友实用教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我头像,翻一下我之前发过的文章看看会不会有帮助吧)
建议初学者,先不要考虑1=?,所有的当c调弹,找位置和找音感,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深入研究乐理上的问题。
通俗的说,两个黑键的左边的那个c就是do,往右边就依次是re mi fa sol la si,然后接着再循环一次又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值得说明的是 数字没有上方或下方加了点的,是中音,数字上方有点是高音,数字下方有点是低音。
基本的操作,看到什么点什么。
你也可以在键盘上贴上标记,写上1234567,然后再找谱子,看到什么点什么,一首好听的音乐也就这样弹出来了。
最好边弹边唱,让自己快一些能接受音乐的乐感和读谱。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欢迎不同意见的朋友一同交流学习,帮问主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 有缘路过和看完的朋友麻烦点赞转发呗,谢谢~
5. 民乐小合奏流行曲谱中国十大古典名曲简介
NO1.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NO2.广陵散琴曲……
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NO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NO4.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