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服饰搭配 > 中国什么时候流行裤子(中国裤子什么时候出现)

中国什么时候流行裤子(中国裤子什么时候出现)

时间:2023-04-21 15:19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1. 中国裤子什么时候出现

1.长度不同,八分裤和九分裤的长度是相对于长裤拟定长度的,九分裤一般要比八分裤长10cm。

2.效果不同,八分裤裸露腿部多,显高效果明显,九分裤修饰腿型作用明显,穿起来更显高瘦。

3.适合季节不同,八分裤露出小腿,合适春、夏、秋季。

八分裤(长度为 80cm, 2 尺 4 寸),八分裤——长度在小腿肚下方,露出一小段脚脖子,相比七分裤,刚好包裹住最粗的小腿肚,露出最细的脚脖子,同时还保留了腿部的比例,不至于切短腿长。

八分裤和九分裤的区别在于裤腿长度不一样:九分裤在脚踝骨的地方,八分裤到脚踝骨上四指。九分裤指裤子的长度按照人正常裤子长度的九分(十分之九)长做出来的。或者裤子穿在身上之后的长度到脚踝位置的,就称为九分裤了。

2. 裤子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在中国,根据记载,早在商代,男性就开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汉朝才形成穿裙子的习惯。

  商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穿“裳”,裳长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齻”,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

  到了很讲究雅致和礼仪的周代,开始把下裳的两片布合成一个圆筒,类似现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雅观,就是骑马不很方便。

  春秋战国时期,上衣和下裳干脆合在一起,从上下两截单独穿的衣和裳,变成了上下一体,走了简洁的路子,二合一―――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后展开,布的右下角绕过双腿,从双腿前包到身子左侧,之后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样的方式裹到身子右侧,再用腰带束住,这就是风靡战国时代的“深衣”。

看起来颇有点儿连衣裙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多用于礼服,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别的场合,人们必须穿裙子才不失礼。

  后来,“深衣”演化成袍子,也出现了裤子,中国男人才告别了穿裙子的时代。

3. 裤子啥时候发明

中国很早就有穿安全裤的历史,古人的裙子是围系式,开口处难免“走光”,在裙子下面穿裤子是避免尴尬得方式。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裤子,是西周虢国的两条套穿的合裆裤,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安全裤”雏形。

服饰发展到近现代,以往繁复的穿衣流程必须简化。短裙的代表是日本的水手服。1920年左右,日本将西方水手服进行改良,演变成了学生制服。

不过,当时的水手服规定了裙子长度必须在膝盖上下,Dior曾在1953年剪短了几英寸的新款裙子下摆,引起了社会震动。

在这种契机下,“Mini Skirt(迷你裙)”诞生。为了让自己不走光,”安全裤“应运而生。

安全裤的设计,一般是越贴身越好,分为紧身款和宽松款两种。

宽松款有很多款式可选,比如荷叶边、蕾丝边、小波浪边等,这样的款式比较少女。

夏季普遍高温,宽松款安全裤透气性好、散热快,是很多女性的首选。还有炒得火热的怪奇防狼安全裤,堪称“色狼杀手”。

关于穿短裙要不要穿安全裤,亚洲人普遍觉得要穿,欧美人则认为大可不必。

如果不介意被偷看的话,那玛丽莲·梦露为什么要把裙子往下压呢?

要说安全裤能防什么,一是防止你上落楼梯时、被风吹起裙角时等100种意外走光的情况,二是心理上的反偷窥功效。

除了防走光的作用,安全裤还可以保持臀部的温暖与洁净。

其实,穿不穿安全裤并非一个物理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

reddit论坛里,一面是网友对安全裤的争论,一面是偷拍裙底私货的分享,两者并存。

为了反驳这种偏见,迈阿密广告学院和妇女平权组织Terre desFemmes共同推出一组公益广告:别任意用穿着来决定一个女人的价值。

不要用裙子的长短,来定义女性。女性应该被允许随心所欲地穿着,只要感觉舒适和开心,无需考虑别人的评价,也不必被任何人绑架。

但这种绝对意义上的“穿衣自由”,目前还只是一种柏拉图的理想状态。

我打心里觉得,这世界不是“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穿安全裤无非也是在提醒女性:要对这世界的恶,多留一个心眼。

4. 裤子何时出现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 中原人才穿裤子,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

裤子,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一般由一个裤腰、一个裤裆、两条裤腿缝纫而成,作用为保暖、御寒、时尚,起源于战国时期,发明国家为中国。

5. 裤子哪个朝代出现的

给你讲一个衣裳起源的故事——远在洪荒时代,胡曹、伯余都是黄帝属下的猎户首领。二人腿脚矫健,孔武有力,在猎人中分别享有一定的威望。一次,他俩带领猎人围猎一头老狼,在人兽拼命的过程中,伯余披在上身的兽皮被树枝挂掉了,下身生殖器也被刮伤了。这在“生殖崇拜”的先民们看来,是个事关子孙传承的严重问题。因此,在杀死老狼之后,大家一边肢解狼体,一边就议论伯余的伤势。听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胡曹暗自分析道:伯余受伤的原因在于披在身上的兽皮系得不牢实,要不怎么会被树枝挂落呢?看来,这上身兽皮的披法、系法很值得研究、改进叻。突然,他盯着刚剥下来、还冒着热气的狼皮,两眼发光,一脸喜色。众人各忙各的,并没有发现他的表情变化。“有办法了!”只听得胡曹低沉而惊喜地说了一句,众人才将目光聚焦到他的身上——胡曹撂下手上的家什,抓起一把铜匕首,转身又提起老狼皮,一手将它抻开、铺平,另一只手的匕首划拉几下就把狼皮裁成了两截。接着,他又将前半截狼皮翻卷过来,往身上一披,再伸臂笼进狼前肢的两支皮筒内。那样式,就是今人上衣的基本模本。“咦——怎么样?”胡曹两手叉腰,炫耀道:“这样方便,不必系绳子,双手也好活动。”众人觉得蛮有意思,就争相试穿。你先笼笼,我又试试,都说“这家什中用!”伯余也忘了伤痛,试穿以后觉得方便、适用,就说:“这么好的家什,应该有个好名字呀。”有人记起刚才胡曹那声“咦”,便提议说:“胡首领说过的,就称之为‘衣’吧。”在场的人纷纷叫好,就商量着回桥山向黄帝报喜。那边的伯余因为受伤的部位又痛了起来,就将狼皮的后半截围在腰间,遮住了前胯和屁股。那样式,很像女人系在腰间的草裙,但比草裙结实、管用。而且,老狼的长尾巴正好吊在胯裆的前边,既可以保护“那话儿”,狼尾巴一甩一甩的又显得雄性十足。后来,经过黄帝的肯定和推广,上衣下裳就成了法定礼仪。随着麻、棉纤维的发现,人们开始纺线、织布,上衣下裳就成了大家四季常穿的“服装”。不过,遇到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人们一般就不穿上衣了。男人只在腰间吊一片布,权当作“裳”遮遮羞;女人除腰间的遮羞布外,还多一块布系在胸前遮住乳房。类似的装束,今天的印第安人仍在使用。我们在古典戏剧中,看到武生、武旦腰间吊了一缕长布条,有时他(她)一脚将布条踢到肩上,显得十分威武。其实呢,这也是从伯余所系狼尾巴的样式演变而来的。正因为这样,《辩正论》注一明确指出:“(黄帝)时,有臣胡曹造衣,臣伯余造裳。”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来分析,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常只穿衣裳一体的长袍,官员是官袍,兵勇是战袍,平民穿衫袍。直到“胡服骑射”以后,开始在战场上实行“衣裳分体”,重新找回了上衣下裳的原始功能。到了秦末汉初之后,人们才又在长袍下面穿“裳”(裤子),为了方便屎尿,那种裤子还是开裆的。今天的封裆裤,是在隋唐以后才有的。所以说,今天的裤头(内裤)肯定是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你可到“起点”点击阅读《远古的回音》第20章“宫室衣裳”,就一清二楚了。

2021网上流行bgm(2021网上流行歌曲)

中国什么时候流行裤子(中国裤子什么时候出现)

时尚旗袍致美穿搭(时尚旗袍致美穿搭视频)

  • 搭配网一直为流行的你找当今最最流行好看的服装搭配,不让时尚流行的你在这个时代落伍,我们要走在流行服饰搭配的最前端!
  • 版权所有 © 2021-2024 服装搭配(JingBaJia.Com)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 京ICP备170009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