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营养调查与监测(1982-2012年)》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比例逐年升高、谷物类食物摄入量逐年下降,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另据《中国成年居民粗杂粮摄入状况》的调查,目前我国超过80%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人体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缺失。
蔡美琴教授指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另外,有人认为水果是洪水猛兽也需要戒掉,蔡美琴教授指出,建议餐餐有蔬果,蔬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且能量低,对于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和需要,保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新鲜蔬菜每天摄入300-500g,深色蔬菜应占1/2,新鲜水果每天摄入200-350g每天,注意果汁不能替代鲜果。”蔡美琴教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