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流行服饰 > 中间有唢呐的流行歌曲(带有唢呐的流行歌曲)

中间有唢呐的流行歌曲(带有唢呐的流行歌曲)

时间:2022-12-01 11:46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1. 带有唢呐的流行歌曲

第一,当之无愧的是《国歌》,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唱的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第二,应该说是人人都会唱的歌曲,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在妈妈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第三,个人认为,BEYOND的《海阔天空》,《光辉岁月》,从93年家驹离开我们到现在仍然传唱不休!并且歌词内容有内涵,有深度!

2. 唢呐唱流行歌曲

  《哭五更》 《哭皇天》、 《青天歌》、 《一枝花》 《哭别曲》 丧礼曲,传统的有“打墓调”,“寡妇上坟”,百鸟朝凤,喜庆唢呐—— 他们还喜欢吹戏剧唱腔、一些传统名曲,如,夕阳箫鼓,步步高,京烽火传边寨,扬鞭催马运粮忙;还有流行歌曲,如,妹妹坐船头,大花轿,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九妹等等。''大佛调'' 汉吹曲

3. 好听的唢呐流行歌曲

一曲唢呐,一部电影,一个信念

《百鸟朝凤》是流传于鲁、豫、皖等地的优秀民间唢呐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鸟鸣之声,所以得名。

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已逝)以此曲为题拍摄了此生最后一部电影,既是对这一中国民俗唱哀的挽歌,又是在自己生命历程的终点处画下的一个句号。观影完毕,可以负责的说句,这部电影不会辜负观众。

当今年代,提起吴天明,提起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知道的人也许已经为数寥寥,这不奇怪,因为他们是一群夹在文革与改革开放之间的人,在饱含创作激情的岁月,他们无法尽情施展才华,而真正等到机会来临时,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人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却已走向国际,声名远盖过了他们——还未享受过时光,却已成了过时的人,于他们个人,或于中国电影整体,都是莫大的遗憾。

但或许正是因为时光短暂,所以他们的声音才格外动人。

拍摄这部《百鸟朝凤》时,吴天明已是年越古稀的老者,在此之前,他曾以男主角的身份参演过2012上映的电影《飞越老人院》,该角色尽显老年人的单纯可爱,几乎让人忘了他内在的深沉——

深沉的惦记着中国,中国的文化,文化的传承。

电影中的唢呐,以“班”的形式游动着演奏,谁家有红白之事,唢呐班子便替他们吹奏一场,红事不多,白事为主。白事,便是替死者演奏,死者的身份越是高贵,吹奏的阵势就越是高级,二台,四台,八台,所谓《百鸟朝凤》,便是为最为尊贵的死者准备的曲目。排挤过他人的,即便是任职四十年的村长,也担不起这首曲子;为民献身的,哪怕是扛着病重的身躯,也要为他奏完此曲。

老一辈质朴而又纯粹的价值观念,就这样融入了唢呐这一民俗音乐之中。

不像现在的电影,要么没东西可讲,要么曲里拐弯的去讲,老一辈的电影从来不难懂,看过他以前的作品——《人生》,《老井》,《变脸》——就知道了。《百鸟朝凤》要说的也不多:老人们视为珍宝的东西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无法被原模原样的留住,便用影像表达一声叹息而已。但是,有些细节,还是要解释一下。

电影里有这么个桥段,一家人有红事,同时请了唢呐班子(游家班)与西洋乐队,两边一起出声,图个新鲜的听众们自然的拢向了西洋乐队那边,便有人问:“(唢呐)还吹不吹?”为了争一口气,片中的主角,也是游家班的班主,游天鸣,说了这么一句话:“凭啥不吹,我们又不是来舔他们鸡巴的!”此言一出,整个(上戏)演艺厅的观众们一同响起了掌声。

这掌声是为游天鸣敢于对抗西方乐队的勇气响起的?凭心而论,我不这么觉得。对抗西方的桥段在别的电影里多了去了,我可是没有一次见过鼓掌的,这一次之所以响起了掌声,恐怕还是因为那俩个字,不为别的,因为少见——在中国的电影里。

不过,现在的电影里虽然少见这两个字,但老一辈的作品当中可不少见,《神鞭》里的鞭子不就是这么个隐喻吗?有段时间总是说“寻根”文化,这“根”,其实也包涵这意思,“根”表面是生殖用的,背后的含义是“传承”。电影当中,唢呐断了,就是根断了,象征着这一民俗形式彻底被外来文化给击溃了。

这样的电影技巧,还有不少,比如游天鸣第一次用芦苇杆吸上了水,便活奔乱跳起来,这时电影恰如其分的插入了鱼儿在池塘中跳跃的画面,又以飞翔的鸟来隐喻孩子的欢快,寄情于景,这样古老而又亲切的剪辑技巧,怕是很难再见了。

很难再见,不代表观众就会珍惜,老实说,我猜《百鸟朝凤》的境遇大概与前些年的《闯入者》差别不大:口碑会好,但票房不会高,发行方和观众都接受不了。不过,我写下这篇文章,毕竟不是为了抨击谁而动笔,中国电影起步太晚,培养观众对文艺片的兴趣,是个时间问题,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我恐怕也不会接触到它。

但既然接触到了,我想还是应该说些什么:看电影,其实也是个寻根的过程,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太急于求成,以至于勾勒出的图景完全是一副光怪陆离的浮华表象,太轻,能给观众的充实感便不多。《百鸟朝凤》能给你什么呢?也许你对唢呐甚至是音乐都不感兴趣,也许你对民俗甚至是文化也无心过问,但至少,这部电影能让你强烈的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即便不是中国的、老一辈的,也必定存在着某样东西,值得你倾力去传承,去保护。

以上是我的评价,大家觉得如何,希望大家点赞评论。

4. 唢呐演奏的流行歌曲

葬礼上的唢呐曲,主要包括四种:

1、《大出殡》、《十跪父/母重恩》、《千张纸》,《哭七关》,《苏武牧羊》,《烟花叹》等应景的曲子。

2、《父亲》、《母亲》、《长相依》、《前缘》、《时间都去哪儿啦》等流行歌曲。

3、一些所谓的喜丧(老人活过虚岁73岁,也就是周岁72岁),也会吹奏《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等欢快曲调。

4、有时候唢呐手应围观群众的邀请,也会演奏其制定曲目,如《百鸟朝凤》、《一枝花》等。拓展资料唢呐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 [1] ,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最常见唢呐曲,包括《百鸟朝凤》、《全家福》、《抬花轿》、《六字开门》、《社庆》、《一枝花》、《凤阳歌绞八板》、《怀乡曲》等。,王国潼先生采用台湾地方戏曲《歌仔戏》的曲牌“哭调子”、“七字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

5. 最近流行的一首有唢呐的歌

最近网上比较火的,唢呐,是来生缘,你可以试一试,在百度搜一搜

6. 有什么唢呐的流行歌曲

  《哭五更》 《哭皇天》、 《青天歌》、 《一枝花》 《哭别曲》 丧礼曲,传统的有“打墓调”,“寡妇上坟”,百鸟朝凤,喜庆唢呐—— 他们还喜欢吹戏剧唱腔、一些传统名曲,如,夕阳箫鼓,步步高,京烽火传边寨,扬鞭催马运粮忙;还有流行歌曲,如,妹妹坐船头,大花轿,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九妹等等。''大佛调'' 汉吹曲

7. 最近流行的一首唢呐曲

葬礼上的唢呐曲,主要包括四种:

1、《大出殡》、《十跪父/母重恩》、《千张纸》,《哭七关》,《苏武牧羊》,《烟花叹》等应景的曲子。

2、《父亲》、《母亲》、《长相依》、《前缘》、《时间都去哪儿啦》等流行歌曲。

3、一些所谓的喜丧(老人活过虚岁73岁,也就是周岁72岁),也会吹奏《猪八戒背媳妇》、《小放牛》等欢快曲调。

  • 搭配网一直为流行的你找当今最最流行好看的服装搭配,不让时尚流行的你在这个时代落伍,我们要走在流行服饰搭配的最前端!
  • 版权所有 © 2021-2024 服装搭配(JingBaJia.Com)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 京ICP备170009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