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流行服饰 > 外蒙古特色(外蒙古景色)

外蒙古特色(外蒙古景色)

时间:2022-12-07 09:57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内蒙符合我对探索和自由的所有想象,有草原、沙漠、绿洲、湿地、骆驼,有马背上的民族、有国门边界......

没去之前,觉得去内蒙旅游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目的地的筛选,攻略的制定,预定酒店住宿这些问题。去了之后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找现在非常火的结伴自由行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你舒心的享受沿途不可预料的自然美景,不同地域的文化、风采及美食。

2. 外蒙古景色

蒙古国有四大湖泊。

第四,吉尔吉斯湖。提起吉尔吉斯湖,很多人会想起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不过这座湖泊位于蒙古国境内,具体位置是蒙古国西北部的吉尔吉斯盆地,吉尔吉斯湖便以盆地的名字命名。吉尔吉斯盆地是蒙古国大湖盆地的一部分,植被为荒漠草原。

大湖盆地是蒙古国的主要盆地之一,位于阿尔泰山脉和杭爱山之间,因盆地之内多大型湖泊而得名。整个大湖盆地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却分布着三百多个湖泊。吉尔吉斯湖位于大湖盆地的中部,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属于咸水湖,是大湖盆地内的第二大湖泊,蒙古国的第四大湖泊。

第三,哈拉乌斯湖。哈拉乌斯湖也位于蒙古国西北部的大湖盆地,是大湖盆地最大的湖泊,面积约1852平方公里。哈拉乌斯湖也翻译为哈尔乌苏湖,意思为黑水湖,主要有色楞格河汇入。哈拉乌斯湖是一座淡水湖,周边植被茂盛,景色非常优美。

哈拉乌斯湖渔业资源丰富,是蒙古国主要的淡水鱼产地之一,湖泊周边水草丰美,是蒙古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不过当地气候主要为温带草原气候,而且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气候比较恶劣。

第二,库苏古尔湖。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靠近俄罗斯和蒙古国边境地带,总面积约2620平方公里,是蒙古国第二大湖泊,第一大淡水湖。库苏古尔湖有大小一百多条河流汇入,水量充沛,河水清澈,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湖水呈现蓝色,被誉为东方蓝色珍珠。库苏古尔湖周边植被为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种类多样。为了保护库苏古尔湖,蒙古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整个自然保护区主要色调为蓝色,绿色,景色非常优美,还有东方瑞士的美称。

第一,乌布苏湖。乌布苏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总面积约3350平方公里,是蒙古国最大的湖泊,属于咸水湖。乌布苏湖周边植被为温带草原,被称为亚欧大陆保存最好的温带草原景观。1967年,蒙古国将整个乌布苏湖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来蒙古国又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2001年,联合国最终同意了蒙古国的申请,将乌布苏湖纳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蒙古国此举扩大了乌布苏湖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乌布苏湖的保护力度。以上就是蒙古国四大湖泊,两座为淡水湖,两座为咸水湖。

3. 外蒙古介绍

蒙古国除首都乌兰巴托外,还划有21个省,为后杭爱省、巴彦乌勒盖省、巴彦洪格尔省、布尔干省、戈壁阿尔泰省、东戈壁省、东方省、中戈壁省、扎布汗省、前杭爱省、南戈壁省、苏赫巴托尔省、色楞格省、中央省、乌布苏省、科布多省、库苏古尔省、肯特省、鄂尔浑省、达尔汗乌勒省和戈壁苏木贝尔省.

4. 外蒙古特色的东西

1.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2.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3.四胡。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4.胡毕斯。有四根弦,初为丝弦,现用成套的中阮弦代替。从里向外分别为缠弦、三弦、二弦、子弦。按音以品为准,有一个山口,二十四或二十五个品位,适于演奏多声部,因而在乐队中常作中声部乐器。由青格勒研制的胡毕斯现已普遍被沿用。

5.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6.太平鼓。蒙古族和满族打击乐器。其鼓框为铁制,圆形,以一面蒙牛、马、羊皮,鼓面上画有民族图案。柄上有三到八只小铜镲或铁环。以藤条击鼓,技巧有敲、打、摇、抖、颤等。无一定音高。鼓键与鼓柄上均缚有装饰用的红樱穗。常作为一种舞具使用,如双人舞、集体舞等。

7.蒙古角。这是清代蒙古喇嘛诵经时用的号角,相传元代时为蒙古军队征战时使用的古乐之一。据《清稗类钞》载:“蒙古角,亦名蒙古号,木质空心,上下二节,末加镀金铜口雄雌各一。雄者内径微大而声浊,雌者内径微小而声清,其长短皆相等。”清代这种乐器曾在巴尔虎蒙古人中流传。

8.火不思。这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相传是王昭君带来的,她的琵琶坏了,只好令人改小,于是就成了“火不思”。火不思似琵琶而略狭小,颈细,四弦,柄下腹背如芦苇节。通体用桐木制作。音色浑厚,近似蒙古角。

9.笳。胡笳十八拍就是说的这种乐器。

5. 蒙古特色是什么

1、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2、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3、祭敖包: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4、蒙古族人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 搭配网一直为流行的你找当今最最流行好看的服装搭配,不让时尚流行的你在这个时代落伍,我们要走在流行服饰搭配的最前端!
  • 版权所有 © 2021-2024 服装搭配(JingBaJia.Com)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 京ICP备170009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