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的中国风曲子比较合适,如《菊花台》、《青花瓷》之类,另外《神话》也很合适。
2. 古筝 流行歌弹古筝曲目比较出彩点吧,我觉得<渔舟唱晚>很好啊,曲目不难,但是意境很好,很好听.而且这种曲子快慢很明显,不需要很多技巧,别人也不会听出来你级别怎么样.用古筝弹流行曲子感觉怪怪的,不适合表演,一般是助兴娱乐的时候来个1,2分钟.
3. 古筝曲流行音乐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传是先秦的著名琴师伯牙所作,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弹琴时,樵夫钟子期从他的曲调中听出来其中韵味,于是二人相互视为知己,后来钟子期死后,伯牙失去知音,于是摔琴绝弦,终生不弹,后世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己或知音。
2、《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也属于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来是崇明派的琵琶曲,后来流传有古筝弹奏的形式,而且据说《汉宫秋月》与元末著名杂剧家马致远所写的《汉宫秋》有关,主要描述的是和亲出塞的故事。
3、《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由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大师金灼南和娄树华二人共同创作,它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具有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创作的主要背景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4、《寒鸦戏水》
古筝作为一种乐器,它分为很多流派,其中《寒鸦戏水》就属于潮筝名曲,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之一,同时也是潮筝名曲中最富有诗意的一首曲子,描绘的是寒鸦在水中追逐嬉戏的场景,整首曲子幽雅而又清新,让人神往。
5、《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它的弹奏的版本很多,其中古筝弹奏也是一绝,曲谱的作者目前还有争议,主要是通过描绘大雁的远飞的志向,来表达作者自己的心胸,最早收录在明代的《古音正宗》中。
6、《战台风》
《战台风》创作于1965年,作者是王昌元,当时作者还是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体验上海港码头生活时,看到码头的工人与台风进行搏斗的场景,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目,最后作品名为《抢险》,后来改为《战台风》。
7、《出水莲》
《出水莲》和《寒鸦戏水》一样也是潮筝名曲,同属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音调古朴自然,风格淡雅别具一格,主要是描绘莲花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和气质,所以听者能够让人感觉精神得到了升华。
8、《雪山春晓》
《雪山春晓》属于古筝独奏曲,是由范上娥和格桑达吉在1981年创作的,它描绘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美丽的春天景色,所以整首曲子充满了藏族高原那种天高云淡的高原情调,表达了作者对于藏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9、《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它是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曲云在1980年创作的,在古筝流派上属于陕西筝派,乐曲的名称,则是运用了一千多年前唐朝的音乐曲牌名,所以在曲调上带有深厚的传统秦地的音乐风格。
10、《柳青娘》
《柳青娘》属于潮州古筝曲之列,是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它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流传甚光的传统乐曲,在曲调风格上大多哀怨凄凉,不过因为是层层深入,所以让倾听者能够情绪变得幽静而又深远。
4. 古筝流行歌曲演奏视频古筝流行歌曲:《爱情买卖》、《彩云追月》、《传奇》、《大海》、《但愿人长久》、《稻香》、《犯错》、《感恩的心》、《高原红》、《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关不上的窗》、《好日子》、《荷塘月色》、《蝴蝶泉边》、《画心》、《灰色头像》、《解脱》、《可惜不是你》、《美丽的神话》。 流行歌曲的时尚元素与古筝的艺术语言相融合,力求把古筝专业性较强的技法通过大家熟悉的流行旋律表现出来,从而使古筝演奏的流行歌曲别具一格。2008年本应闲暇的暑假变成了与音符、旋律、灵感共舞的时空,编配成这本《流行古筝——中外流行金曲改编的筝曲》。
5. 古筝流行歌曲演奏曲目很多流行歌曲都可以用古筝弹,如梦里水乡、青花瓷可以买本古筝流行歌曲曲集、古筝轻音乐什么的
6. 古筝流行乐曲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林冲夜奔。王巽之作曲,乐曲描绘了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情景。 筝独奏曲,林冲雪夜奔梁山是《水浒中》的精彩篇章,多次搬上舞台。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7. 古筝弹奏流行歌曲古筝可以弹一些传统的曲目,也可以弹一些流行的曲子。古筝跟戏曲相关的是一首10级的曲子,打虎上山是由京剧智取威虎山而来。
8. 古筝演奏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改编的古筝曲,不分级。
9. 古筝流行歌曲演奏技巧古琴和古筝区别如下:
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