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和服,我们常常看到,在后背的位置会有一个“小垫子”,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呢?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垫子”的说法,看看您更倾向哪一个呢~第一种说法:日本和服后面的小垫是围在腰上的3米多4米长的带子打出来的一个结,称为太鼓结。在腰上系腰带并打结,第一个作用是用来固定衣服,使衣服贴身合体,第二个作用是用来装饰。
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部都要缠上一个看来既象小背包,又象中国南方妇女背小孩用的襁褓似的东西。
其实,那既不是小背包,也不是襁褓,日本人把它叫做"带"。
日本的腰带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结,象征不同的意义,表达着本人的信仰和祈愿。
据统计,日本带的普通结法就有289种。带,一般长3~4米,需在腰上缠三四圈。值得特殊介绍的是一种供日常系用的"名古屋带"。
这种带宽30厘米,长3.6米。用带系身可以不让和服送展,显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的和服更加多彩。
和服腰带的打结,起初也跟全球所有男性皮带一样,结在正面,打结也很小。不过腰带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引人注目,只好越打越大,最后大到看不到脚趾,走起路来像挺个啤酒肚子。
又因这样一来行动反而不方便,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女人乾脆来个史无前例的服饰造反,将腰带的打结搬到背后。
并将西方妇女不可欠缺的项链、胸针等装饰品,全改头换面成为绳带或是其他,统统装饰在前面或背后的腰带上。
所以请别小看那个包包,那个包包其实很有学问的,细看之下,能看出你出身良好或是贫贱。穿和服时,也通常不能戴其他闪闪发光的首饰。
第二种说法:最初的日本的本土服装是被称为"贯头衣"的女装和被称为"横幅"的男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其做法相当原始、实用。
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日本的本土服装7世纪左右已初具雏形,可以看出来颇具原始气息。
到公元8世纪,中国汉服传入当时的日本,对日本的服装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在‘推古朝代’,汉族服饰就逐步进入日本。
奈良朝代’派遣大量“遣唐使”后,日本更是积极引进唐朝汉式服饰,日本民间也大举流行所谓“唐风”服装,日本今天的“和服”,就是在唐服基础上形成的。
和服是汉式服装的仿制品或翻版,完全继承传统汉装宽衣大袖,不用衣扣的主要特征。
小包袱其实就是裤腰带打的结,女人用宽大的腰带束住和服。
如果小包袱不整齐,说明可能刚刚和情人鬼混过。
这就像一个女人成天总松着裤腰带,你说你会怎么想?这个用意就像中国古代禁锢妇女裹小脚一样,不能到处‘跑骚’就不会‘横生枝节’了。
女式和服的‘裤腰带’结在背后,系的时候非常繁琐、费时。
女式和服采用宽大的腰带束住衣服,腰带要在背后打个结。打结的花样多种多样,有的看上去像个小包袱,以至于有人认为日本女人在和服后面背个小包袱。甚至认为是背着枕头?????其实就是‘裤腰带’的结,只不过中国人汉服的腰带结在前边或旁边,并且没有那么夸张的造型。
因为日本男人总怕女人出轨给他戴绿帽子,所以日常非常注意女人的衣着状态。
和服后面的‘裤腰带’一乱,就有可能被男人怀疑女人刚才去鬼混了。虽然用宽大、明显的裤腰带,可以约束日本女人的衣服,监视日常行为。但是聪明的日本妇女用不穿内裤,就轻松地化解了此招!当然了,主要是以解决和服累赘上厕所的麻烦为由。书面解释: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部都要缠上一个看来既象小背包,又象中国南方妇女背小孩用的襁褓似的东西。其实,那既不是小背包,也不是襁褓,日本人把它叫做“带”。用带系身可以不让和服送展,显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的和服更加多彩。据考证,古代日本“纽”与“带”系法和代表的意义各有不同,纽的语源是“圣裳”,“圣”代表神圣,裳本是横幅的布,即今日的裙。系纽,不仅将纽与人的心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将人与神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古时,带侧重于装饰,而纽侧重于信仰的话,那末,至奈良时代,中国的女子礼服唐衣传入日本,女性亦开始着上下分开的裙装后,纽开始系在衣内,起带的作用,而带则更不为重用了。待到镰仓时代以后,类似于现代和服的狭袖便服(小袖)流行,纽由衣内改为系在衣外,恢复了带的作用,发展成为今日美丽的腰带。日本的腰带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结,象征不同的意义,表达着本人的信仰和祈愿。据统计,日本带的普通结法就有289种。带,一般长3~4米,需在腰上缠三四圈。值得特殊介绍的是一种供日常系用的“名古屋带”。这种带宽30厘米,长3.6米。据说,桃山时代,日本女性曾用细带束腰,但因形象不美而未被推广。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时,驻并名古屋。当时,云集在名古屋的艺妓头扎大发髻,身穿小袖衣,腰缠由中国工匠织的青红两种颜色的筒状锦带,很是艳丽。这种时髦的打扮,立即不胫而走,这种带亦被称作“名古屋带”。
2. 唐服 男装2021中国(西安)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以下简称服博会)将于2021年8月13日-15日于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服博会以“展现中国文化自信,树立民族品牌形象”为主宗旨,坚持以“拓市场、增实效、求合作、谋发展”为核心,通过举办服装服饰展示及系列活动,着力构筑服装产业市场开拓交流、民族品牌培育、行业发展提升的平台,进一步弘扬服装品牌文化,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至15日(星期日)
地点:中国·陕西·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陕西省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
亚洲时尚色彩联盟
陕西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
执行单位:四美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三、展会主题
国潮来袭·梦回长安
四、论坛活动
(一)2021服博会开幕式暨丝路服装产业发展论坛
时间:2021年8月13日上午
内容:邀请相关领导、行业专家、网红、知名服装企业代表出席本次服博会进行开幕启动仪式。
(二) “倾城记——霓裳羽衣”中国国潮新品发布会
时间:2021年8月14日下午
内容:汉服及国潮品牌服装新品展示,特邀超模走秀,服装设计师现场阐述品牌设计理念。
(三)长安汉服秀
时间:2021年8月14日下午
内容:邀请国内汉服有关协会及组织、二次元有关组织团体、各大高校汉服社团等参展,以“汉服”为主题进行走秀展示及表演。
(四)“倾城记”国潮盛典
时间2021年8月14日下午
内容:举办七夕文艺晚会,表演大型歌舞、邀请民族风歌手及国风乐队演出。
(五)“岁月回声”主题秀
时间:2021年8月15日下午
内容:举办儿童时装秀,老年旗袍秀,儿童和老人的合作秀。
(六)“国潮来袭,梦回长安”主题音乐节
时间:2021年8月13日下午
内容:邀请知名国潮乐队、DJ、说唱、街舞、流行歌手演出。
(七)四大美人中华大赛
时间:2021年8月13日下午
内容:“四美大赛”以“弘扬传统文化,重塑东方之美”为宗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也开启了以东方美为标准的世界选美新风尚。(八)商贸订货会
内容:为客户提供与采购商、专业观众、行业标准制定机构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展商与采购商的有效对接,并提供精准对接洽谈,实现多方共赢。
五、展览展示
本届服博会共设10个展区,展览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
(一)丝绸制品展区
主要展示:特色丝绸制品。
(二)国潮服饰展区
主要展示:国潮文创服饰,自主品牌推广。
(三)华服展区
主要展示:汉服、唐服等传统服饰及传统艺术表演。本展示区域以魏晋风流”“汉唐盛世”两大章节组成。
包含:1.汉服,汉礼展示。(传统成人礼)2.唐服,唐礼展示。(传统成人礼)3.传统艺术表演(汉舞表演,传统乐器合奏,现场书画表演等)“礼仪之邦”舞蹈表演
(四)新疆棉专区
主要展示:服装内采用新疆棉的各大品牌展示。
(五)民族服饰区
主要展示: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展览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展示等。
(六)时装展区
主要展示:国际主流时装服饰,其中包括男装、女装、童装等。
(七)化妆品、箱包饰品、内衣专区
主要展示:国内外知名珠宝、手袋、鞋履、帽饰、丝巾、手表、太阳镜品牌以及家饰品、香氛、文具用品、美妆护肤等品类。
(八)羊毛制品专区
主要展示:国内知名羊毛产品专区,包括羊毛衫、毛衣、围巾、保暖衣等。
(九)运动服饰展区
主要展示:运动类服饰。
(十)匠心订制展区
主要展示:国内外知名品牌展示、传统手工艺制品、高级定制服务、创新模式品牌和制造品牌。
六、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由陕西省会展中心主任马多平同志担任,副主任由陕西省会展中心副主任王青芳同志、四美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泉同志担任。
(二)组委会各工作机构及职责
组委会下设综合办公室、展览招商组、会议活动组、信息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