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都是动词;都有谴责、批判、攻击之意;都用于书面语;都是中性词;都可作带宾谓语;都可作“进行”、“加以”的宾语。
【异】 “鞭挞”侧重指用鞭子抽打,喻指谴责、批判的意思;常与“罪行”、“罪恶”、“行为”等词语搭配。[例]小说无情地~了卖国贼。“抨击”侧重指用书面评论、演说报告等形式,用言论揭露、指责、攻击对方;常与“观点”、“论调”、“行径”等词语搭配。[例]《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猛烈~分裂祖国的“两国论”。
【反义】 鞭挞—维护/ 抨击—颂扬 赞颂
2. 什么是论调论调,汉语词语,意思是议论的腔调;观点,看法,倾向。
出处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其千篇一律之论调,皆曰中国待日本无诚意。”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3. 论调与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封建论》论述了柳宗元的历史观。所谓“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柳宗元认为,由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割据,进到秦朝的郡县制,是历史大势之所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是在他所处的中唐时期,在思想理论上,主张恢复分封制的复古论调甚嚣尘上。在政治上,经过八年的“安史之乱”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尤其在平定叛乱中崛起的藩镇军阀割据一方,并与宦官互相勾结,与王朝中央分庭抗礼,破坏国家统一。柳宗元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写了这篇著名论文。《封建论》从理论到实际充分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表达了他的进步的社会历史观、辩证法及无神论思想
4. 论调和观点的区别调和分析是现代分析数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其辉煌的成就让一代代分析学家为之倾倒与奋斗。
按照华罗庚先生的说法,把已知函数展开成Fourier级数的运算就叫做调和分析。
事实上,调和分析也正是从Fourier级数和Fourier变换理论的研究开始发展壮大的。从物理的观点,调和分析就是要把信号表示为基本波“讽和子”的超位置叠加。几个世纪以来,调和分析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并在数学、信息处理和量子力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和深刻的应用。
5. 议论和论断的区别没有三声组词,因为论只读二声或四声。
1、lùn:论笃、瞽论、讥论、窅论、素论
2、lún:论语、论语说
论部首:讠部
释义:
一、lùn:
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
2、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
二、lún:
1、古同“伦”,条理。
2、〔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论笃[lùn dǔ]
言论笃实。亦指言论笃实的人。
2、瞽论[gǔ lùn]
不明事理的言论。谦词。
3、讥论[jī lùn]
讥刺和议论。
4、窅论[yǎo lùn]
精深的言论。
5、素论[sù lùn]
高论。
6. 论断和观点的区别“论”字有两个读音。读【lùn】【lún】。
论字释义:
【lùn】
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看待:一概而论。
5、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姓。
【lún】
1、古同“伦”,条理。
2、〔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古同“抡”,挑选。
组词:
数论【shù lùn】
数学的一个分科,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
辨证论治【biàn zhèng lùn zhì】
中医指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症状、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也说辨证施治(‘证’同‘症’)。
绪论【xù lùn】
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
一概而论【yī gài ér lùn】
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论语【lún yǔ】
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章。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7. 观点与论题的区别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驳论与立论一样,是一种议论和说理的方式。在进行驳论时,应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在一篇文章里,立论和驳论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进行驳论,事先必须占有材料,对错误言论进行周密的分析,弄清它的症结所在,集中一点,才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驳论的要领。驳倒了错误的论点,正确的论点才能确立起来。
进行驳论,还要选准角度。如同打仗一样,进攻的角度选得不好,就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
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1)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
驳论的方法,最基本的仍然是摆事实、讲道理,立论的各种方法都可以在驳论中使用。
驳论的一般方法包括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
驳论点是就文章的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与相关基本原则冲突的部分进行反驳。
驳论据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既可以直接反驳,也可以通过归纳论据中的谬误的办法反驳。
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
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采用哲学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进行反驳。
立论:
立论,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正确地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