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流行服饰 > 秦朝流行的装束(秦国的装束)

秦朝流行的装束(秦国的装束)

时间:2023-01-06 10:28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歪髻的这一装束风俗,最早便是在楚国人中开始盛行的。对于楚人歪髻的来源,还有着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传说当时有楚国人的发髻被风给吹偏了,觉得这样好看,天天如此,后来便开始盛行歪髻,这种风俗也就被流传了下来。而对于楚人歪髻到底是缘何产生的,如今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解释。   秦国一般平民估计都是没有固定的,军队里才统一,兵马俑还都带发套呢!

2. 秦国的服装

秦与东晋服装区别不大。

一、款式不同。

1、秦朝服饰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

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2、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

女子服饰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

二、衣服颜色划分等级不同。

1、秦朝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2、东晋时期的服饰不再以衣服颜色来划分士族等级。

3. 秦国士兵装束

秦灭六国,完成一统后。结束自周朝以来,诸侯割据一方的局面。从政权的完整性和集中性来看,秦朝无疑超越夏商周三朝。不仅外人觉得秦始皇的功劳很大,连嬴政本人也觉得自己功盖三皇五帝。为了彰显自己的功业,区别于此前任何朝代,秦始皇为此花费不少心思。在李斯等干臣的阿谀吹捧下,“皇帝”的称号和“龙袍”的专属服饰得以确立。

根据目前已知的文物和文献记载,龙袍的图案以“龙”饰为主,虽然不同的朝代存在细小的差别,但整体上都以九条龙作为装束。九条龙分别位于:胸前、背后、左肩、右肩、衣襟各一条,前膝后膝各两条,加起来正好凑齐九条龙。

4. 秦朝的装扮

1、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汉服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2、西周上衣下裳:那时的常服还是上衣下裳为主流,款式不变。只不过袖日趋发展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渐变宽。

3、春秋战国,这时汉服深衣和胡服开始推广。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连属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

4、秦代铠甲战服,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体汉服服饰风格可以用“丰富多彩,南北交融”来进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人们的礼法观念变得淡薄,衣冠服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是我国古代服饰的大变动时期。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秦汉旧制。

5、隋唐时期的服装

唐朝的女装,是中国服饰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是历代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襦衫广袖,拖地长裙,是唐朝时期的现象。唐代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

6、宋朝时期的服装

宋代妇女的服装,其中以背子最具特色,是宋代男女皆穿。妇女常服的下裳时兴“千褶”、“百叠”裙。女子以上衣下裙为常服,裙子较修长,腰间还扎以绸带(或岁),并配有绶环垂下,袖口比唐朝稍小。

7、明朝时期的服装

明代服饰是中国历史上“汉官威仪”的集大成者。从思想上确定了明代服饰要恢复和体现汉官的威仪。明代服饰突出的特点是前襟的纽扣代替几千年的带结。纽扣的使用体现着时代的进步。明代女服以修长为美,与唐代女装相比,衣裙比例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变为上衣长露裙短的特色,在裙幅下边一二寸的位置绣花边。明代女装还有一种典型服式,即用各色碎布拼接起来的“水田衣”,后被称为“百家衣”。“美”入民家是明代服饰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和引人注目的社会风尚

8、清朝时期的服装

清朝以满服为主,镶滚绣彩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满族妇女的便服一般为长袍,也叫旗袍,通体长,长至地面掩住旗鞋。长袍外面多加马甲,也叫坎肩。凡穿旗服,着木底鞋,高跟装在鞋底中心,形似花盆的为“花盆底”,形似马蹄者为“马蹄底”。汉族妇女服饰,以衫裙为主。

5. 秦朝的装束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第一是高度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

第二是传神: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

第三是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1,对比。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精致的武官、发式和简单的躯体。这些对比处理出于整体效果的统一,使形象既简洁又丰富,在朴拙中见精致,局部精细但不失整体的气势。

2,圆雕、浮雕、线雕的统一体。运用塑、堆、捏、贴、刻、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成功地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一个陶俑和陶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可谓多种的刻画手段集于一身。

3,彩绘。很难想象坑中灰头土脸的秦俑其实是彩色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可以想象俑坑初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的站立军姿,那个场面是何等灿烂和壮观。更令人称道的是秦兵马俑身上所绘的颜色并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配置,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

6. 秦国将军装束
  • 搭配网一直为流行的你找当今最最流行好看的服装搭配,不让时尚流行的你在这个时代落伍,我们要走在流行服饰搭配的最前端!
  • 版权所有 © 2021-2024 服装搭配(JingBaJia.Com)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 京ICP备170009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