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进京赶考的陈书爬山涉水,一路上都受到了神人的庇护。在他考中进士之后,驻店的老板为图吉利,恭恭敬敬,请陈书给小店题写匾额。陈书信笔一挥,题写了“王皮也”三个大字。店老板搞不懂是啥意思,只好把匾额挂了起来。谁知第二年庚午,北京城失火了,惟有陈书写的“王皮也”这个匾没被烧到。恰逢康熙皇帝出宫查看灾情,他见了陈书的字迹,不禁“哈哈”大笑。马上下旨,檄催陈书立马到京城上任。这“王皮也”的匾,当即被康熙皇帝在上面加了几点,改为“玉波池”。这个地方就叫“玉波池”了,有了水,哪里还会有什么火灾啊?难怪这匾额烧不着。这题写之人真是有才啊。就授他个内阁中书,让他陪太子读书去吧。
传说终归是传说。中了进士、返回家乡盐亭省亲的陈书,因为眷念故土,不忍离开亲人,真还就迟迟不肯进京报到当官。为此,直到朝廷接连下文催其赴职,他才不得不离开家乡。
史书记载:陈书能文,工书翰,凡撰制诰及宫禁王府屏联,多出其手。吏部尚书、后任东阁大学士的熊赐履非常欣赏、器重陈书,每条陈时政,熊公都代为启奏,见诸施行。康熙三十三年(1694)陈书补内阁撰文中书舍人。三十六年(1697)擢升任吏部员外郎。四十七年(1708)充任顺天(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四十八年(1709)升任礼部郎中,并以礼部郎中充任会试同考官。陈书官居京华期间,曾经由熊赐履举荐,参加编修《明史》。陈书在京城还结交了李钟壁、李钟峨兄弟、樊泽达、董新策等好友,他们诗文互达,友谊深厚,留下不少诗坛佳话。
陈书身居朝廷要职,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勤勤恳恳,终日为国操劳,不幸身染重疾,才五十八岁就病逝了。传说,康熙皇帝甚为惋惜,特批准陈书驰驿,归葬盐亭四房嘴(今盐亭县麻秧乡蒙子村进士坪)。盐亭麻秧陈氏宗祠曾经保留有一张圣旨牌,还有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一飞冲天”、“凤池染翰”,两道扁额,可惜这些文物,在文化大革命当中都被破坏、销毁了。
三、陈书的《鹃声诗集》
陈书是一位经历战乱的诗人,他少年投笔从戎,身处于平定“三藩之乱”战争第一线,目睹了太多的战乱纷争、民间疾苦,时时记诸于笔端。惟其如此,他在这一时期的诗作,才显得尤为珍贵。
陈书随军驻扎在福建邵武、江西临江等地,又曾经出差南游至湖南醴陵、衡阳、耒阳、广西全州、桂林。但凡他经历过的战事,及其与同僚和地方文士们交往,皆有诗作。备述兵祸民瘼之苦,感时伤乱,思亲念友。因为遣词用句,呕心沥血,如同杜鹃声声,字字辛苦,陈书就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鹃声诗集》。
陈书一生笃行博学,写作不止。凡所言行,无论巨细,夜必焚香书之,数十年如一日。生前有文集《从政辟谬》等,可惜皆已遗失,惟《鹃声诗集》留存于世。
《鹃声诗集》曾经完好地保存在著名的文史大师蒙文通先生家中。文革十年浩劫期间,蒙文通先生被抄家,《鹃声诗集》因此毁损大半,实在令人痛惜。现存的《鹃声集》,经过盐亭地方文史专家蒙吉甫、刘泰焰等先生的搜集整理,精心保护,才得以流传。
《鹃声诗集》收录陈书诗二百四十二首,词七首,文一篇。内容表现了诸如民间疾苦、战乱纷争、山川景色、乡土民俗、迎来送往、离怀别绪、爱恨情愁等。作品题材广泛,语言清新,感情沉郁。其格调大都凄苦婉转,如杜鹃啼血,声声哀楚,抒发了作者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缠绵不尽的思乡情怀。其中的佳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至今读起来仍然不禁让人击节叹赏。《鹃声诗集》真不失为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纵观陈书的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少年投笔从戎,出生入死,颠沛流离,饱尝困苦艰辛。中年又金榜题名,离乡背井,在朝为官。真可谓文武双全,功成名就。如今,陈书的事迹载入史册,其灵位被供入陈氏宗祠,供后世学子、族人永远祭祀、怀念。
4. 盐亭酒店预订绵阳盐亭县的云溪国际大酒店现在还在建筑中尚未修好,小区才刚开始修建
5. 盐亭餐厅那当然是——新华书店大观园店!
绵阳最大的书店!应该说您想看的书这里都能找得到!
具体地址:
绵阳市涪城区警钟街8号大观园附近(绵阳市中心医院斜对面,新华饭店楼下)
配套设施:
1楼2楼分门别类的书籍,2楼还有茶座休息区。
交通工具:
打车直接到楼下,或者46路、4路、6路、10路等都要路过,开车不好停车!
其它分店:
绵阳
新华书店(绵山路)
新华书店(科学城店)新华书店(盐亭店)
6. 盐亭网红打卡地这里给你推荐一个比较好的地方,玩的人也比较多,那里有一条河,河水清澈,只有40公分深度,旁边还有很大的草坪,适合家人朋友带着小孩一起露营玩水,这个地方就是绵阳市盐亭县章邦乡,网上应该也能搜到,还是一个网红打卡地,来一次还想来第二次
男人时尚卷发发型(男士时尚卷发)
盐亭驿恋时尚酒店(盐亭驿恋时尚酒店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