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普》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奉,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
历史过程演变
这是一首著名的汉族琵琶传统大型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干鞠十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为一共6段再加上1尾声,无分段标题。在此之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
主要艺术特点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雅致。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的琵琶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画卷。乐曲开始,鼓声、箫声,疏密有致地悠然兴起;紧接着,委婉如歌,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款款陈述开来:此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节奏的变换手法,并适时点缀水波声、桨橹声等汇集,表达了此曲意境幽远的情趣。
此曲以柔美婉转的旋律,宁静优雅的情调,描绘出人世间的种种良辰美景:暮鼓缓缓送走夕阳,箫声慢慢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在春江之上;两岸青山鲁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美不应暇,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6. 大鼓经典曲目《酒色财气》是西河大鼓艳派的代表作。
唱词如下:
1、
过度饮酒命难逃
贪恋美色刮骨钢刀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气大伤身惹祸根苗
饮酒不醉你为高
坐怀不乱是英豪
无义之财劝你别捞
忍气饶人祸自消
酒色财气好比四道墙
人人都在墙里彷徨
只要你能翻越这道墙
不是神仙寿也长
2、
洞斌醉酒岳阳楼
刘伶大醉卧荒丘
盘古至今流于世
酒迷心性不回头
董卓好色长安死
纣王贪色江山亡
世人都把美色爱
袖里藏刀暗自伤
财为世上养命根
金银催动黑人心
人为财死世代有
父子兄弟亲朋分
霸王别姬自了刎
周瑜因气亡了身
三寸真气丹田守
百忍成金是圣人
艳派是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艳桂荣创立的一个艺术流派。艳派西河大鼓的演唱风格是非常能体现西河大鼓旋律魅力的唱法。
艳桂荣演唱曲目早期以大书为主,晚年以唱小段为主,常演的曲目有:《调寇》、《罗成算卦》、《穆桂英接印》、《宋江杀惜》、《苏三起解》、《酒色财气》等。
7. 大鼓经典名曲有哪些10、《瞧这俩爹》
1998年央视春晚丨表演者:牛群、冯巩
1998年,用调侃的方式宽慰大家的心,这是一个进步。
俗话说,差生文具多,可1998年的这个春晚小品《瞧这俩爹》告诉我们,差生的老爸爱整活儿。
节目里,牛群和冯巩的儿子,分别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两位老爸见面开始了菜鸡互啄,观众看得那叫一个喜上眉梢。
节目中诞生了不小的爆笑点,比如牛群给儿子起名“牛顿”,冯巩给儿子起名“冯斯特罗夫斯基”
比如冯巩那句“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老婆套不着流氓”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梗被很多人引用。
还记得1989年春晚上,鞠萍姐姐采访了一堆珠算小天才,大过年的给全国小学生添了一把堵。
而1998年这个相声,牛群冯巩用调侃差生的方式宽慰了大家的心,这绝对是一个进步。
09、《点子公司》
1994年央视春晚丨表演者:牛群、冯巩
有了冯小刚的参与,这个相声相比以往相声,有了2个特别之处
1994年的《点子公司》有些特别,这个相声的编剧除了牛群和冯巩外,还有冯小刚和徐帆(署名徐小帆)。
节目中,牛群开了一家点子公司,专门帮人出点子,面对客户提出的千奇百怪的要求,牛群都用一个个馊点子回应,引发极强的喜剧效果。
比如有人问如何将让钱包鼓起来,他答道:“换成零钱。”
比如如何面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他答道:“逮着就毙。”
比如有女士问当年体育比赛中很多奖牌都让女同胞拿了,如何能让男同胞抬起头来,他答道:“取消女子比赛。”
这种抖机灵的回复现在看来不新鲜,可是在1994年却很有创新性,观众乐得前仰后合。
这个相声相比以往的相声有两大特别之处。
其一,因为有冯小刚的参与,《点子公司》很有冯小刚电影的味道,我们立刻能想到《甲方乙方》和《私人订制》。
其二,提问题环节有现场观众参与,这使得相声的互动性更强,当时面对小品的崛起,冯巩和牛群做的这个尝试值得点赞。
08、《谁让你是优秀》
2006年央视春晚丨表演者:大兵、赵卫国
新“子母哏”,让观众眼前一亮
提到相声,我们总觉得是北方人的专利,其实南方也有优秀的相声演员,比如来自湖南的大兵。
他在1999年亮相春晚,说了一段4分钟的《白吃》,讽刺了公款吃喝的乱象,让人看到了相声昔日的荣光。
2006年,大兵带着搭档赵卫国再次登上春晚,表演了讽刺相声《谁让你是优秀》,节目中两人参加了优秀演员的评选,结果大兵落选,赵卫国当选,大兵心态崩了,开始阴阳怪气的讽刺和拆台,惹出了很多笑料。
南派相声里常常会模糊捧哏和逗哏的界限,这样的形式也成为“子母哏”,《谁让你优秀》就是典型的子母哏相声,大兵和赵卫国捧哏的戏份各占一半,让看惯了传统相声的观众眼前一亮。
这个相声虽然是新段子,但是结构和形式却参照了经典相声《论捧逗》,给人的感觉是既熟悉又新鲜。
可惜的是,大兵后来离开相声界去当主持人了,相声复兴的大旗就交到了郭德纲手里。
07、《旧曲新唱》
2000年央视春晚丨表演者:郭冬临、冯巩
对央视金牌栏目进行了“魔改”,唯一不足,演出出现了一个突发“事故”
进入90年代,春晚小品后来居上,诞生了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潘长江等知名小品演员,而讽刺相声几乎绝迹,相声也彻底落寞,直到2000年冯巩和郭冬临演的《旧曲新唱》才让人眼前一亮。
《旧曲新唱》极具创新性,它不是传统的相声,郭冬临也是小品演员出身,整个作品是相声和小品的结合体,可以称为“相声剧”。
在这个节目里,两人对央视金牌栏目进行了一番魔改,他们用天津快板唱《焦点访谈》,用京东大鼓唱女足比赛,用流行歌曲唱《天气预报》。
音乐类的相声很容易尬住,但是这个节目却是金句频出,很多台词直到现在都被反复使用。比如郭冬临在描述吃狗不理包子时说:“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用我们美国话叫very good”。
比如郭冬临用京东大鼓解说女足比赛,形象生动,很多人现在都可以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