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的一部散文集。在该著作中作者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林氏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11.《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12.《嫌疑人x的献身》
《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推理小说,也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说。该作讲述一个数学天才为了帮助一对母女隐藏杀害前夫的罪行,和警方展开了一连串的斗智,制造整个骗局。 该作同时获得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同时摘得“这本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Top 10”、“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 10”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
13.《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14.《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
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5.《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长篇小说。
《美丽新世界》的故事背景设在福特纪元632年(即遥远的未来2532年)的人类社会。它是世界性国家,被称之为“文明社会”,之外还有“蛮族保留区”,由一些印地安部落居住。该作主要刻画了一个距今600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4. 90后初中看的言情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是台湾纯情派言情小说作家席绢的穿越题材言情小说,主要讲述了杨意柳穿越时空成为石无忌的新娘苏幻儿的故事。
该书是中国首本成名的穿越题材言情小说,与席绢隔年(1994年4月)所出的另一本作品《戏点鸳鸯》是上下篇,两本都可以单独成书。
5. 95后初中时流行小说最近一直在看校园小说,在这里推荐两部甜到飞起的,都是晋江上面的,一个是《他的小心肝》作者是佳糖糖;还有一个是《他的小仙女》,作者是磨磨,看名字就知道文风非常像,但同时也非常甜,甜到飞起啊!如果你也有一颗少女心,那么相信我,去看吧!反正95后的老阿姨全程嘴角高扬,扯都扯不平~
6. 95后初中看的小说书娇娘医经本书简介:程娇娘的痴傻儿病好了但她总觉得自己是又不是程娇娘她的脑子里多了一些奇怪的记忆作为被程家遗弃的女儿她还是要回程家不过,她是来找回记忆的可不是来受白眼欺负的95小说有很多精彩的小说,2014年,2015年最火的小说都有,上面这个是我看过之后又回想了很久的一部,真的很好
7. 90后初中时流行电子小说吗如山的升学压力、如海的各种习题,中学生是不是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不读课外书?不可否认的是,中学时代,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强、思维最活跃,很适合阅读科学、科幻类图书。而日前的嫦娥三号奔月,机械玉兔落月一系列的中国航天实践,更是给同学们的想象提供了科学、现实的载体。此时再阅读科幻、科学普及类图书,会有不同效果:既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有避免厌学和烦躁情绪的意外功效。可以告诉家长的是,这种爱好不仅对同学学习主业有益无害,而且也许能陪伴孩子一生,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有所寄托。为此,本版特邀科幻作家刘慈欣为广大中学生推荐了适合阅读的书目。
我给中学生朋友们推荐几本科幻小说和与科学有关的书。
儒勒-凡尔纳的大机器小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描写对象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探险小说,另一类是描写大机器的小说,后者更具科幻内容,主要有《海底两万里》、《机器岛》、《从地球到月球》等。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尚未完全从欧洲的探险小说中脱胎出来,但科幻文学最具魅力的因素已经显现,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角色首次在小说中出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代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虽然小说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不是科幻而成为现实,但丝毫没有降低作品的魅力。
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则是另一种类型的科幻小说。同为技术型科幻,它与凡尔纳的大机器小说却处于这一类型的两端,后者描写从现实向前一步的技术,前者则描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趋于终极的空灵世界。
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则体现了科幻小说创造想象世界的能力,整部作品就像一套宏伟的造物主设计图,展现了一个想象中的外星世界,其中的每一块砖都砌得很精致。
反乌托邦三部曲:奥威尔的《1984》、胥肯黎的《美丽新世界》和扎米亚京的《我们》只被划定为科幻的边缘,但从中可看到科幻文学的另一种能力,就是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所不可能具备的角度反映现实的能力。
另外的几部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引人入胜的银河系文明未来史《基地》系列(伊萨克-阿西莫夫),基于严谨设定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伊萨克-阿西莫夫),现 代太空歌剧的经典之作《深渊上的火》(弗诺-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