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秋冬服装 > 世界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多发地区)(3)

世界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多发地区)(3)

时间:2023-01-12 04:23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气候条件,如多数寄生虫病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流行且分布较广泛;与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有关,如吸虫的流行区与其中间宿主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又如黑热病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与媒介昆虫白蛉的分布也在长江以北地区有密切关系;与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如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多流行于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的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习惯吃生鱼或未煮熟鱼的地区;与生产方式有关,如钩虫病常流行于用人粪施肥的旱地农作物地区。

(二)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史中需要节肢动物作为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寄生虫,此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季节与有关节肢动物的季节消长相一致,如间日疟原虫的流行季节与中华按蚊或嗜人按蚊的活动季节一致;又如人源性黑热病与中华白蛉活动的关系一致。其次是人群的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形成感染的季节性,如急性血吸虫病常出现于夏季,人们因农田生产或下水活动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

(三)自然疫源性

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这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寄生虫病的这种自然疫源性不仅反映寄生虫病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同时也说明某些寄生虫病在流行病学和防治方面的复杂性。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因素,采取下列几项措施,阻止寄生虫生活史的完成,以期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

1.消灭传染源 通过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查治或处理储蓄宿主。此外,还应做流动人口的监测,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和水源的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控制或杀灭媒介肢动物和中间宿主。

3.保护易感者 加强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改进生产方法和生产条件,用驱避剂涂抹皮肤以防吸血节肢动物媒介叮刺,对某些寄生虫病还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措施。

在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区,以及各种寄生虫的具体情况,制订防治方案。对土源性蠕虫及经口感染的寄生虫的控制与消灭,首先是注意管好粪便、水源,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病的感染分别为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和溪蟹、蝲蛄引起的;猪、牛带绦虫病以及旋毛虫病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牛肉所致,这些蠕虫病,也称食物源性蠕虫病,其防治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群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粪管和肉品检查、以减少传播机会。包虫病的防治则屠宰卫生管理和家犬管理及药物驱虫为主,结合我国疫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对病犬“无污染性驱虫”将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只有动员广大群众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搞好。所以必须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耳闻目睹寄生虫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认识到“区区小虫”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将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通过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宣传,增加群众预防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这样才能开展群防群治,并巩固和提高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五、我国防治寄生虫病的成就和现状

建国以后,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才被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付 出极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初期,我国疟疾的年发病人数逾3000万,1990年降到17.5万;1992年全国疟疾1829个流行县(市)中,已有937县(市)达基本消灭的标准。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12个省(市、区),患者人数达1190万,经过几十年防治工作,累计治愈病人1100万人;1992年底,全国380个流行县(市)已有259个县(市)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标准。淋巴丝虫病在建国初期估计感染人数为3099万,流行的15个省(区、市)的864个县(市),到1990年,除1个省28个县外,均已达基本消灭的指标。曾经流行于长江以北16个省(区、市)的665个县(市)的黑热病,患者达53万,经治疗病人和消灭媒介白蛉的措施,1958年即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现在只有6个省(区、市)的30余个县有零星散在病例,70年代以来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对西北荒漠地区的散在病例和某些大山区局部流行的控制。

3. 疟疾在哪些地方多发

蚊子多

正因为蚊子多,非洲很多国家是疟疾等传染病多发地区。去那边要做好各种防护工作。不过去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

4. 疟疾发病地域

大劣按蚊是我国海南岛丛林和山区疟疾的主要媒介,有高度的自然腺感染率,达1.7%—5.9%。它也是东南亚的许多地区疟疾的重要传播者。

5. 疟疾的高风险地区

10. 非洲岬水牛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包括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

非洲岬水牛,平常和一般水牛无异,性情温和,喜欢成群结队迁徙、吃草、喝水。

然而,如果一个个体受到威胁或受伤,那它们就是愤怒的大力士。

据报道,这些巨兽是非洲大陆上猎杀猎人最多的动物,它们可以长到1.8高,重达1.5吨,以56千米/小时的速度冲向猎物。

它们是愤怒的勇士,不管是否会受伤,它们都会继续冲锋,毫不犹豫地攻击移动的车辆。

9. 鸡心螺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它:加勒比海、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

鸡心螺,又叫芋螺,是一种软体动物,生活在热带温暖的海岸浅水处、珊瑚礁和岩层附近,乍一看,是非常漂亮的螺,有不同的花纹和颜色,但它却是世界上剧毒蜗牛之一,因为在它们的“牙齿”中含有一种毒液,一只鸡心螺的毒液足以杀死10个人。

毒液中含有数百种不同成分,若不幸被蛰,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严重症状。

有一种特殊的鸡心螺还有“雪茄螺”的称号,意味着,当你中毒后,你还有抽一支雪茄的时间来抢救。

8. 金箭毒蛙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它:南美洲北部

箭毒蛙是一种颜色鲜艳的蛙类,其中只有少数几种对人类特别危险。

最致命的是金箭毒蛙,它栖息在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的一小片雨林中,长约5cm,和一个回形针差不多大。

它的毒素是如此之强,一只青蛙体内的毒素足以杀死10个成年男子,而只需2微克的毒素就足以杀死一个人。

这种两栖动物之所以特别危险,是因为它的毒腺位于皮肤下面,这意味着仅仅是接触就会造成死亡。

几个世纪以来,当地土著将这种毒素涂在飞镖上,用来狩猎。

遗憾的是,森林砍伐使这种青蛙成为濒危物种。

7. 箱水母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它:澳大利亚的北海岸

这些透明、几乎看不见的无脊椎动物经常在海洋中漂浮,有时以1.6千米/小时的速度移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海洋动物。

  • 搭配网一直为流行的你找当今最最流行好看的服装搭配,不让时尚流行的你在这个时代落伍,我们要走在流行服饰搭配的最前端!
  • 版权所有 © 2021-2024 服装搭配(JingBaJia.Com)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 京ICP备170009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