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服制度,是宋代帝王在建立政权后颁布的关于服饰制度的各项政令,其政治目的在于通过衣冠服饰严格等级制度,巩固上下尊卑的封建秩序,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主阶级国家的根本政治利益。
5. 唐朝服饰颜色以什么为主隋朝属于火德,崇尚红色。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581年,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后于618年灭亡。
6. 唐朝服装的颜色样式特点和相关文化特点一,政治清明。
从唐太宗勤政爱民,经唐高宗、武则天承上启下,到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长达一百多年,盛况空前,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堪称绝无仅有。
二,国力强盛。
唐朝前期,地域辽阔(大到你不敢想象),于唐高宗永隆年间达到鼎峰:西北地区最远达到了咸海,甚至有势力范围推进到里海的说法,西南可能影响过波斯地区;身为大唐子民,百姓的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
三,开放兼容,民族融合。
唐朝前期是丝绸之路沿途贸易活动的鼎盛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高潮,远比汉代的丝路发展繁荣;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既是架设在东西方之间的友好桥梁,又是联结国内各民族的重要纽带,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的长安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唯一的国际大都市,城内百业兴旺,人口多达100万!
那是一座无比繁荣的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足矣让你回一日盛唐,而情愿守一世长安。
无论你是漫步在朱雀街的东洋游客,还是穿梭于河西走廊的波斯客商,也不管你来自天山牧场,还是正要下江南苏杭,开放兼容的唐朝人都向你敞开怀抱,欢迎你像朋友一样。
外国人不仅可以来唐朝留学,还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当官,这在以前任何朝代都是绝无仅有的。——唐朝人就是这么自信,这就是盛世!
四,宗教信仰自由。
兼容并蓄的唐朝人是不排斥宗教的,儒、道、佛三教并存,宗教信仰自由。
你可以在孔孟的教义里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可以在道家的经典里寻找法门而幻想得道升天,也可以早晚青灯古佛、在释氏梵音里安守宁静,以寻求心灵的庇护。
道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一直以来都没有佛教的规模与影响力大,但到了唐朝,因得到了李氏皇族的扶持而成为国教,道教的发展从此进入黄金时期,甚至唐玄宗还被百姓称为“道士皇帝”。
虽如此,还是比不了大行其道的佛教盛行,比如唐玄奘去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玄奘西行记》),经过一段无比艰辛的修行之后,他从印度归来便成了一代高僧,从此在慈恩寺里开坛授经,连唐太宗两次请他还俗做官,他都不干,至今都是家喻户晓且代代相传的佛教经典。
再比如敦煌的大唐飞天。
整个唐朝是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飞天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这是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的仙女诗,一方面说明了佛教的盛行,一方面也反映了唐代女性的奔放与自由。
五,人性奔放,婚姻自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男性的奔放自由已被诗仙李白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在重点说一下唐朝女性。
花木兰代父从军、穆桂英挂帅,都是演义小说里面的,而唐朝平阳公主却是真实存在的,20岁就已经率领娘子军冲锋陷阵了。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被后人喻为“贤明之业,经济之才”。既为宰相,当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是身为人臣的权力巅峰了。
虽然关于她人品功过颇具争议,但她却引领了一代诗风,那可不是一诗人能够达到的高度,甚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是独一无二。
你披薜萝为衣衫,将藤条当书架,以松桂为友邻,视山林是一家;梦中楼上月下、空牵挂,这一场盛世烟花竟无他,你为谁乱了四季相思?又为谁懒了十年琵琶?谁为你拂去衣上雪花?谁陪你并肩看天地浩大?
“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
这是《资治通鉴》对太平公主的描述,只一句“公主所欲,上无不听”,其权力之大就可见一斑;诛二张,灭韦氏,皆赖其一人之力,可谓力王狂澜,巾帼不让须眉。
身为大明宫里的锦绣之花,太平公主也曾权倾一时,也曾俯视天下;但比起她的母亲,她还差得远呢。
武则天与唐高宗并称“二圣”,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一代女皇将整个天下的男人都踩在脚下,独领风骚五千年!
唐朝崇尚婚姻自由,一代女皇就不用说了,太平公主不但嫁了又嫁,而且黑化之后更是多了一位莲花六郎张昌宗;而我们的“玉簪花神”,却是终身未嫁,一生无他。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因天生丽质由当初的寿王妃变成了玄宗皇帝的杨贵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明皇对她的宠爱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她还是几次哭着闹着要出宫;这样一个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女人,有时也会争风吃醋,有时也会因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又放浪形骸,忘乎所以;所以才有了以后的“贵妃醉酒”与《霓裳羽衣舞》,哪怕你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她一样不鸟你!
唐朝女人就是这么“任性妄为”,从宫廷到民间都没有多少禁锢,故有“脏唐臭汉”之说。
比如女真公主,她刚看上白衣书生的王维,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当状元,转身她又相中了玉树临风的李白,就将“诗佛”弃如敝履,与“诗仙”纠缠个没完了;从此,王维就恨透了李白,二人彼此嫌弃,老死不相往来。
再比如李白的另一位红颜知己李腾空,她就更有意思了:只要家中有男子来,她就隔着墙壁的小孔偷看,看不上的你赶紧走,看得上的你休想走。
“娼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这首诗歌就完全写出了唐朝女性自由的爱情生活;唐朝不注重三从四德,当然对女子婚前贞操也并不十分计较,失身而又另嫁也是常有的事儿。
像当时的才女晁采与邻生文茂时常以诗通情,并私定终身,晁母得知后不但不谴责二人,反而说:“才子佳人,自应有此”,于是为二人即日完婚,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