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以情感表达为主要使命,情感是舞蹈艺术最本质的东西。人的情感具有深层的情感以及未经提炼的浅层情感意识,它们共同构筑人类的情感世界。深层情感产生于人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生价值、伦理道德,及对未来憧憬等意识行为的深度体验,它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和民族文化意识;而浅层情感则一般与日常活动、职业事务、表层心理活动等等相关,是被它们激起的非持久的情绪活动,浅层情感的主观感情色彩比较淡。正是因为人类存在着情感上的深浅层次,才有了流行舞蹈的产生与盛行的空间。
7. 现在流行的爵士舞社交舞蹈 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黎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哈尼族的“苦扎扎”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中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外国的社交舞蹈又名“交际舞”或“交谊舞”。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多为男女对舞的舞蹈形式。国际流行的主要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布鲁斯”、“狐步”、“快步舞”、“探戈”、“伦巴”、“桑巴”等。 华尔兹 英文Waltz的音译,因英文字本意是旋转的意思,故也叫“圆舞”。属于三步舞。华尔兹在交谊舞中,起源最早,历史最优久,它来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十六世纪时,法国路易王朝用来作为宫廷舞。十八世纪后半叶使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舞时两人成对旋转。根据它的速度,分为慢华尔兹(Slow Waltz)简称“华尔兹”与快华尔兹(Quick Waltz)也就是“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慢华尔兹即“慢三步”舞,音乐3/4,速度每分钟约为30-34小节,舞步缓慢,是英国标准舞的一种,它保持着典雅的风格,随着音乐强→弱→弱的韵律,形成一种自然波浪起伏状态。慢华尔兹舞姿柔美,舞步顺畅,风格华贵典雅、飘逸悠舒,如波纹涟漪,在旋转的起伏中见秀美与潇洒,因此慢华尔兹有“舞中皇后”的美称。 维也纳华尔兹 英文Viennese Waltz,由于风行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因此得名。因节奏的快速,所以又称为“快速华尔兹”(Quick Waltz)即“快三步”舞。维也纳华尔兹最早来源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地区的农民民间舞,于十八世纪末已逐渐演变,在十九世纪初十分流行。音乐3/4拍,速度每分钟约为50----60小节,节奏是重轻轻,节律是强弱弱,步度是大小小,步距是长短短。运步轻快,有较多的旋转,旋转的角度往往很大,使有些步子无法或无必要迈开,而是更多地用脚尖或脚跟旋转来代替迈步。维也纳华尔兹旋律流畅,节奏轻盈,充满朝气,显现出轻快、流利 、活泼、兴奋的风格特点。 布鲁斯 英文Blues的音译,慢四步舞。其舞曲来源于美洲丛林中黑色人种的有忧伤感的乐曲 ,4/4拍,速度每分钟约为28----36小节。传入英国以后,被改变成慢速稳健的舞厅舞,这是一种庄重 ,保留着宫廷色彩的社交舞蹈。布鲁斯的节奏清晰有力,富有弹性、较慢,舞步简单易学。布鲁斯的风格稳重文静,平缓端庄,从容大方,悠闲轻适。 狐步舞 英文Fox-trot,中四步舞。狐步舞最早来源于美国黑人的舞蹈,根据英文Fox-trot的意思是狐狸快速行走,为此认为狐步舞是模仿狡猾的狐狸行路,流畅、圆滑、多变。1914年狐步舞传入英国,后来成为典型的英国式舞蹈。1920年狐步舞开始流行于欧美。狐步舞曲是较慢的四拍子,节拍为4/4,速度为每分钟约30----34小节。狐步舞的风格:文雅、轻柔、恬静、幽宛、安详。 快步舞 英文Quick Step,也称“快狐步”,“快四步”舞。在1923 年左右,快步舞起源于美国。狐步舞流传后,分为快狐步舞与慢狐步舞两种,慢狐步舞就是今天流行的狐步舞,快狐步舞演变成为快步舞,风行于欧洲。快步舞节拍是快速的4/4,速度每分钟约46---50小节,标准的是每分钟48小节。快步舞的特点是:动作快速、机灵、起伏、弹跳敏捷,舞姿活跃动人,风格高贵优雅。 探戈 西班牙文Tango的译音。一种阿根廷双人舞。[4]探戈 最初由非洲牧童所发现,先传入西班牙,后传至南美洲。于1880年,又由阿根廷米隆加舞演变而成。1900年左右,在阿根廷很盛行,成为民间舞,后经整理加工归属舞厅舞。因此,除了阿根廷探戈外,还有西班牙探戈。二十世纪初,作为一种表演舞介绍到欧美等国家后,发展成一种高雅活泼的舞蹈形式,用于社交舞会。其音乐特点为中速,每分钟为30----34小节,二或四拍子,旋律与节奏常形成交错节奏,伴奏节奏通常为XOX XX │ XXX XX │。以切分音为特色,断奏式演奏,顿挫感很强,所以步伐要果断有力,表现出挺拔俊俏、倜傥洒脱、爽快利落、刚劲有力的风格。探戈表演性很强,在交谊舞会中。常作为表演的精彩节目,故有“舞中之王”的美誉。 伦巴 英文Rumba的音译。原为非洲苏丹黑人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为4/4拍。舞蹈动作的特点是两跨轮流撑动,上身比较自由。传入古巴后,在民间发展成为男女双人对舞的斗鸡形式的伦巴。进入城市后形成交际舞形式的伦巴。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逐渐传入欧美各国。 桑巴:英文Samba的音译。桑巴舞是巴西一种生动活泼的民间舞蹈。四十年代初,从一种交谊舞形式流传到欧美各大城市。舞曲节拍为4/4拍或2/4拍,音乐速度为每分钟56小节。每逢节日,巴西城镇盛行狂欢,人们跳起豪放而又带点即兴发挥的桑巴舞蹈。舞蹈者随着音乐节奏一重一轻地自然屈膝弹动,运用下腹部的前后摇摆,带动上身的摆动。
8. 爵士舞流行舞现代舞1、赛乃姆
自娱性舞蹈。广泛流传在新疆各地,节奏以、拍为主,个别地区(如哈密)有拍。
2、多朗舞,礼俗性舞蹈。
3、萨玛舞,风俗性舞蹈。
4、夏地亚纳
是节日或盛大集会时在广场上表演的群众集体舞蹈形式,流行全新疆,盛行于南疆。
5、纳孜尔库姆,表演性男子舞蹈。
6、盘子舞,表演性道具舞蹈。
7、手鼓舞,表演性舞蹈。
9. 爵士舞流行舞教学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