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前提是参与对方
陪伴很重要,我们需要陪伴,也想要陪伴别人。对孩子、伴侣、朋友、客户在一起,我们想要给予陪伴。我们孤身一人,挫败难过,委屈寂寞,也需要被陪伴。
但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和给出的陪伴,都不尽如人意。这种陪伴并不让人舒服,又说不出所以然。因为我们并不了解陪伴。
首先,跟一个人在一起不一定是陪伴。与有些人在一起,你们各自玩着手机,没有交流,没有默契,这跟坐地铁遇到了几千几万人一样,只是擦肩而过,只不过你们擦肩的时间有点长而已。有的父母以陪孩子之名在家,然后做家务,做各种事情,一样是没有真正的陪伴。
陪伴的前提是参与,没有参与就没有陪伴。而参与,至少有3种形式。
最低级的陪伴是“帮你解决问题”
如果你的伴侣和孩子不开心了,你会怎么做呢?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想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或者通过给他们提建议,告诉他们怎么做是好的,更有甚者是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一个妈妈说:“我女儿读初中,作业很多,熬到很晚都做不完,第二天她就很烦躁。我跟她说我可以与老师沟通减少作业量,她又不让我这么做,我不知道她到底要怎样。”
这个妈妈相对是比较开明的,她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去让孩子快点写作业,而是想着与老师沟通减少作业量。但这依然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女儿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很烦躁,但这个问题需要妈妈解决吗?女儿的目的是解决作业问题吗?如果是,那么她是希望通过减少作业量来解决作业问题吗?
很多人在对方抱怨的时候,总是着急给出一大堆建议。但其实给建议的方式并不会让对方好受,反而在暗示对方:你快闭嘴吧。
换位思考,如果你在跟对方说一件心烦的事,他比你更着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也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种不舒服就是被侵犯。
当一个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你要谨记: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解决的,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要马上解决的。在解决问题之前,人需要经历一段情绪发酵的过程,然后自己产生解决问题的意愿。
这时想解决问题的人,可能会选择求助的方式。而在对方求助的时候再给予帮助,才是最好的陪伴。在没有求助时给予帮助,常常会被认为是在控制、侵犯和说教。
稍微好点的陪伴,就是陪你说话、带你玩
如果对方有什么不开心,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跟他聊聊天,带他出去散心、逛街、玩游戏,甚至出门去旅游。
这种陪伴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慰到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你强行把对方从某个世界里拉出来,走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好像当下这个问题不去谈论了,它就不存在了一样。
一个人失恋了,你带他去看电影。小孩子哭了,你给他看别的玩具。我见过一个妈妈就是如此,每当她女儿哭了的时候,她就赶紧拿出手机来给女儿拍照,告诉她哭就不美了。这个方法很有效,女儿立刻就不哭了。但我看着很心酸,这一刻女儿的伤心事就没人知道了吗?
这种陪伴的好处就是,谁也不用去面对糟糕的情绪了。坏处却是,你在暗示对方:你不能有不开心,不开心是可耻的。
如果有人在陪你说话,聊的恰好是你喜欢的话题,那么这或许能让人舒服一些。但你们天马行空地聊,从东南到西北,从天文到地理,即使非常愉悦,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并不会与陪你的这个人产生多大的链接。你们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往前推进多少。
最好的陪伴,是陪伴一个人的情绪
当你抱怨,我陪你抱怨。当你生气,我陪你生气。当你挫败,我陪你挫败。当你难过,我陪你难过。当你孤独,我陪你孤独。
我只是陪你,并不是改变你。
当你的孩子做不完作业很烦躁的时候,你只需要说一句:“是啊,作业好多啊,好烦”。当一个人跟你说他赚不到钱很焦虑的时候,你只需要说一句:“是啊,赚不到钱你很焦虑”。当一个人在说自己不够好的时候,你只需要说一句:“是啊,你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不需要安慰他说:“不会啊,不是啊,你很好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然这也是有效的安慰,比这更有效的安慰话语是:“是啊,的确是这样,在你看来的确是这样。”
透過你的眼睛,他可以知道:这一切都是可以的。孤独是可以的,难过是可以的,焦虑是可以的,挫败是可以的,哭泣是可以的。除了法律规范之外的,以及那些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一切都是可以的。
前两种陪伴都在说“你这样是不好的,要改啊。”而情绪的陪伴则在说“这一切都是可以的”,允许和看见,就是最大的陪伴。
你也许不信,人在被允许后就会发酵。只要你在他旁边,静静地等着他,他就会自动有了解决痛苦的勇气和方法,自动能从困境中走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我们缺少了时间和信任。我们着急解决却不知道自己在着急,在恐慌里不相信自己能发展出力量。一个好的陪伴,其实就是那个坚定的眼神告诉你:“这些是可以的。”
你可以怎么找到陪伴
你知道什么是好的陪伴后,首先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拒绝。
如果有人热心地给你提建议、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有不适感,那么就及时拒绝。你要知道,那虽然是好心,却不是好的陪伴。
如果有人总想带你玩,与你喋喋不休地聊天,生怕你不知道他关心着你,如果你有不适感,那么就请及时拒绝。你要知道,虽然他很想,但是并不懂得什么是好的陪伴。
有人陪你在你的情绪里待一会儿,是一件幸福的事。你可以去寻找这样的人,也可以邀请对方这么对你。如果你没有这么幸运,起码你要陪伴你自己。不要着急让自己改变,不要着急走出某种状态。
很多人都鼓励别人不要沉浸在不良的情绪里,但我恰好觉得有情绪应该沉浸一会儿。沉浸到它自动发酵,它就会带有力量。
因此,当你心情不好时,你不必着急着去吃喝玩乐,你只需要告诉自己:我可以。
我可以难过,我可以忧伤,我可以委屈,我可以愤怒,我可以孤独,我可以焦虑,我可以抱怨,我可以指责,我可以躺平,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