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美国军方会如此重视可口可乐,因为我们知道,军人在前线作战精神长期保持紧绷的状态,因此,军人们需要排解自己的压力。但是,由于战场的环境恶劣,军方排解压力的方式太过单一,仅仅靠着香烟来缓解压力,这完全是不够的。
而当可口可乐这种气泡型碳酸饮料的出现,就让美国军方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如果保证给每名士兵供给可口可乐,他们能否用这个可乐来缓解自己的神经压力,为此,美国军方还专门进行一次调研。
在美国的各大军营进行一日调查,主要就是调查士兵们一天是通过哪些方式解闷,而调查结果表明,每名美国大兵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喝掉2-4瓶可乐,并且,他们对可乐的依赖程度也非常的高,甚至有的大兵一天不喝可乐就感觉浑身没力。
经过这次的调研,军方直接把可口可乐列为战备资源品牌;这就有了军方对可口可乐的大订单要求。
那么,可口可乐进入前线后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首先就是激励了美国大兵的士气,另外就是给大兵在枯燥的战场上带来了不少乐趣,试想一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沟壕中,军人们面临着生死考验,他们在作战之余还能干点什么?打牌赌博?很显然是不现实。
在美军进入欧洲战场后,作战中常常看到这么有意思的一幕:“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进行作战,而沟壕中的美军士兵一手拿着步枪疯狂扫射,另一只手拿着一瓶可乐,当步枪子弹打完,士兵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换子弹,而是拿起可乐猛灌一口,然后才慢悠悠地换子弹。”
可口可乐被称作“快乐水”也是有一定道理,作为一款饮料,它却能够带给军队极大的士气激励,甚至可口可乐的重要程度比食物香烟还重要。
艾森豪威尔的一份电报,可口可乐开辟了非洲市场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在1943年,美国和法西斯阵营进行火热的作战时,美国指挥部接收到一个超急电报,要知道在当时超急电报,就意味着前线一定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突发事件。而当情报员翻译内容后才发现,北非美军总司令发了电报:“前线可口可乐告急,速送三百万瓶来。”
一个超急电报却要求供给可口可乐,由此可见,可口可乐在当时美军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的高。
不过,也因为这场世界大战,可口可乐商家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原本美国军方对艾森豪威尔的要求,就想着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位将领把如此珍贵的超急电报,用来索要可口可乐,军方大佬们就有点不乐意。
因而,在给可口可乐下达订单时就通知他们:“现在有多少,就提供多少,不给你们太大压力。”但是,可口可乐的总裁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如果这次可口可乐运达非洲,很有可能拓展出非洲市场。
因而,可口可乐公司加大马力生产,愣是在短期内凑够了可口可乐百万订单,同样也因为这次的订单,可口可乐正式在非洲市场一炮打响。
结尾
美国参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在此期间,美国后勤保障也是贡献出不少的力量,同时,美国的许多工商业产品,也基于这次战争的机遇开始一步步地拓展全球市场,比如午餐肉、可口可乐、香烟、巧克力等等。
也因此,这场战争对刺激美国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的国际市场,美国品牌纷纷走向前端,并引领着世界品牌发展。可口可乐,也因为二战而积攒出庞大的知名度,可口可乐也真正做到享誉世界,甚至发展到现代,可口可乐依旧是不老品牌。
9. 可乐为什么风靡全球最早的饮品生产是谷物造酒。中国古代的酿酒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350年的中国东周辞书《尔雅》中已有茶和茶树栽培的记载。
茶作为一种家庭饮品,其产销和饮茶之风在唐代已盛行。世界各国的茶都是从中国引进的。13世纪茶在日本已成为流行的饮料,茶道流传不息。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后传入多个国家 。1878年J.桑伯恩和C.蔡斯首先采用马口铁罐装咖啡,逐渐成为一种流行饮料。
可可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3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可可树。印第安人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1502年哥伦布将可可豆带回欧洲,18世纪初可可饮料开始风靡欧洲。1869年英国开始葡萄汁的工业生产,第一次应用巴氏杀菌原理保藏果汁。后果蔬汁的生产逐渐形成工业化规模。汽水生产起源于欧洲。1772年英国已出版了指导汽水生产的书籍,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初具规模。后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至20世纪80年代已风靡全球。19世纪中叶,L.巴斯德发展了杀灭牛奶中有害微生物的加工方法(巴氏杀菌),从此开始了鲜奶的工业加工。
世界饮料工业从20世纪初起已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60年代以后,饮料工业开始大规模集中生产和高速度发展。矿泉水、碳酸饮料、果汁、蔬菜汁、奶、啤酒和葡萄酒等都已形成大规模和自动化生产体系。饮料品种繁多,按生产工艺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是以高粱、大麦、稻米或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酿成或再经蒸馏而成,包括各种酒和调配酒。非酒精饮料是以水果、蔬菜、植物的根、茎、叶、花或动物的乳汁等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渍抽提等方法取汁后加工而成,包括软饮料、热饮料和乳。
10. 为什么可乐那么畅销潘柏顿医生在1886年春天,在家中地牢里,以一枝木桨,在四十加仑的大铜锅内,搅拌出只要加碳酸水就能在苏打水饮品店出售的深色糖浆,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原型,后来经由合伙人罗宾逊加以包装,就变成了史上最成功的coca-cola.1886年,可口可乐只能在亚特兰大几家饮料电买到,每杯只售5分钱,可惜不受欢迎,罗宾逊不死心,1887年加强宣传,并说服阿沙.简度拿 ( candler ) 买下全部股权,自己负责公司运作,几经转折,可口可乐终于走上成功的大道! 可口可乐英文字coca-cola的由来。罗宾逊,是一位精明的推销家,他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乐〈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其划一,将kola的k改为c,然后在两个字的中间加上一横划,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