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
10、凡尔赛文学
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比如,有人自炫长得瘦:“好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到90斤,结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实际上,现在的“凡学”作品多数已不再是炫耀,而仅是一种调侃。
6. 2020流行语与热词翻译20年网络热词流行语,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奥利给,集美,带货,好家伙,打工人,光盘行动,乘风破浪,逆行者,这里跟大家着重介绍一下逆行者是指在全民抗疫,出现的无数工作者奋战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第一线的社区防疫工作者,奥利给就是给力的意思。
7. 2020网络热词英文翻译NO
1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逆向而行
不问归期、不惧凶险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迎难而上
他们与死神赛跑
他们是侠之大者
他们是——
“逆行者”
不只是抗疫的医护人员
还是救火的消防员、
是抗洪的战士、
是救灾的志愿者……
是——英雄 !
NO
2
“这不是监督,
这是一种激励”
疫情期间
超1亿网友看直播
“监工”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
见证着攻坚克难的中国速度
这场慢直播还被融入了饭圈文化
网友们纷纷为铲车、挖掘机起名
“叉酱”“蓝忘机”“呕泥酱”
并为它们的神速加油打榜
NO
3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以热评文化为特色的网易云音乐
因为出现大量消极评论
被网友戏称为“网抑云”
随便点开一首民谣
评论区里总会出现
颓废矫情的“伤痛文学”
有网友提出
这样故意“卖惨”
对真正的抑郁症人群会造成巨大伤害
于是用正能量回怼“丧文化”
“生而为人,我很快活”
把网抑云变成“网愈云”
NO
4
“工具人受够了被当工具,
但还是脱不开身”
职场工具人
是公司中的小透明
处世秘笈就是“收到”“明白”
工具人的本质是人格被物化
失去了自我被当成工具使用
在当代语境下
“工具人”被泛化到各个领域
年轻人自称工具人
是以此来消解自己所面临的无奈
也表达了想摆脱这一尴尬处境的愿望
NO
5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
棺材一抬,世间白来”
4月份武汉开城
被疫情打断的生活开始全面恢复
与此同时
《黑人抬棺》的视频火爆全网
视频中
加纳人肩上抬着棺木鼓掌跺脚
用狂野的舞蹈送别逝者
被中国网友称为“专业团队”
加纳人在葬礼上
更喜欢用欢笑来代替眼泪
这跟庄子在妻子葬礼上
“鼓盆而歌”不谋而合
这种生死观
给忌讳谈“死”的国人
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冲击
NO
6
“集美们,冲鸭”
集美原是厦门市的地名
寓意“集天下之美”
因某平台主播误将“姐妹”读成“集美”
由此成为网络热门称呼
女孩们互称“集美”
还有网友把集美解读为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亲”“兄dei”“集美”“小姐姐”
网络上已经诞生了一大批新称呼
有的呈现出方言化
更多的则是逐渐“萌”化
NO
7
“长江后浪推前浪”
某平台在青年节推出《后浪》宣传片
《后浪》说:
“你们拥有了,
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选择的权利”
引起许多青年不满
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
有的青年不想被定义
后浪该如何定义仍然悬而未决
或许是在每一位青年的一言一行中
NO
8
“光棍节都成双了,
我还是单身”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
于是便有网友戏称:
过完双节还是光棍就叫“双节棍”
脱胎于“光棍节”的“双十一”
今年也变成了“双节棍”(分两波售卖)
双节棍一词再度走红
从光棍到双节棍
单身的表达越来越含蓄
年轻人一边渴望爱情
一边创造新梗自嘲单身
NO
9
“加油,尾款人”
“双十一”期间
某购物平台上
有100个品牌成交额超1亿
尾款人疯狂抢货不是因为有钱
而是认为现在不买以后更贵
拼单凑满减、提前付定金
都是为了省钱
NO
10
“打工人打工魂,
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在一夜之间
人人都在自称“打工人”
在打工人语录里
一半写着充满干劲的鼓励
一半写满现实生活的无奈
但他们始终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工人”是一种黑色幽默
是成年人在职场竞争
和生活重担双重压力下的强烈共鸣
尾款人和打工人
几乎是同一批年轻人
尾款人是“买中带泪”
而打工人的内核是“苦中作乐”
在2020这个特殊的一年里,这些热门词汇简单概括了我们不断遭受挫折却又努力奔向明天的样子。
用那些俏皮的词汇主动纾解和释放内心的压力,正所谓“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8. 2020中国热词翻译1.“YYDS”
“YYDS”,即“永远的神”,该词原本仅在电竞圈和饭圈小范围使用,但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散,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在生活交流中大范围使用。
2.“尾款人”
虽然是2020年就已经诞生的词语了,但只要“双11”一到,“尾款人”便会准时冲上热搜,网友疯狂付定金时有多快乐,付尾款时就有多难过。
3.“emo”
“我emo了”指我情绪上来了,一般都是些负面情绪,可以简单理解为“我抑郁了”、“我傻了”、“我太难了”......emo有时候并没有任何含义,仅仅是表达负面情绪或自嘲,今天你emo了吗?
4.“夺笋”
“夺笋”其实是谐音梗,来自网络热词制造机“迷人的郭老师”,除了“夺笋”外,“集美”、“耶斯莫拉”、“修狗”等词皆来源于此。
5.“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成为2021年的主流风格,电影《攻壳特工队》、《银翼杀手》等都是赛博朋克风的典型代表。
6.“元宇宙”
这个概念最初是通过3天吸粉600万的博主“柳叶熙”进入公众视野。是指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构建的网络虚拟世界。《失控玩家》、《黑客帝国》等电影都是表现元宇宙概念的科幻电影。
7.“蚌埠住了”
“蚌埠住了”即绷不住了的谐音,形容情感上受到了较大冲击,快撑不住了要哭/要笑了等。这几个字,单独看你还能读出来吗?这届网友真的是又倔强又坚强呐。
8.“鸡娃”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从学前班开始就疯狂补课的“鸡娃”,输在起跑线这一概念已经开始裹挟80、90后的父母了。不知道“双减”政策下孩子们还能不能有所喘息呢。
9.“破防了”
原是在游戏中使用的用语,指因为装备技能等原因,没有了防御效果。后来逐渐扩散到生活场景,表示心理防线被突破后产生不可抑止的震动。今天你“破防了”几次呢?
10.“绝绝子”
“绝绝子”就是“绝了”的萌化表达,根据场景的不同,能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语境,既能褒扬、夸赞,还能表示讽刺,这届网友真的是“绝绝子”。
9. 2020最新网络热词英语翻译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卷/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