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争辩,那非油炸方便面是不是就能达到理想状态呢?大家买来一包,按其成分计算一下就知道,非油炸方便面的脂肪供能比确实降低了很多,但是,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关键是,大部分人所爱吃的,并不是非油炸的方便面,更不是方便湿面(市场上早就有了,但大多数人从未买过),而是实实在在的油炸面。
非油炸方便面,无非就是能快速泡软,又能带一包调料的面条,和加了调味料的挂面没什么营养本质上的区别。我们难道会觉得,三餐各吃一碗加了鸡精加了猪油加了酱油的煮挂面,能叫做营养平衡的膳食么?
当然,一定要肯定的是,非油炸方便面至少不含那么多脂肪,这就给配合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留下了很大的能量空间。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把非油炸方便面做主食,或者直接煮普通挂面,自己再加个鸡蛋,或者加一些豆制品,再加些蔬菜,少倒进去一些调料,还是可以接近营养平衡状态的。不过,吃方便面的人就是图个方便省事,未必肯如此花功夫来搭配,很多人情愿相信方便面营养能达到“相当程度的均衡”。
第四个硬伤,是把“吃方便面后很饱足”这个误导概念,当成了一种健康优势来推荐。
按媒体报道,相关研究者认为方便面能提供快速的饱足感,因为它富含脂肪,这一点其实非常容易误导。在国际上的饱腹感研究当中,饱感并不是按吃100克食物来进行比较的,而是按食物能量进行比较的。
比如说,如果按半斤苹果(1个大富士苹果)和半斤甜巧克力来比,那一定是甜巧克力更有“饱足感”。但是,苹果含水分88%左右,半斤苹果所含的能量(热量、卡路里)仅有不到150千卡,而巧克力含水分仅5%左右,半斤甜巧克力含有超过1300千卡的热量。这种比较,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那么,如果按同样的能量来比呢?比如同样300千卡能量(饱腹感研究中常用的能量值),哪个食品会让人感觉更饱呢?300千卡的苹果,相当于500克重量的两个大富士苹果,连续吃掉两个大苹果之后,多数人都会感觉很饱,绝不会马上想吃第三个。但是,300千卡的巧克力,只有50克左右,差不多就是市场上所卖的小条巧克力(通常是40多克)。吃了这一小条巧克力,谁也不会觉得胃里很充实,再吃其他食物时,一点妨碍都没有。所以,科学结论很明确,巧克力的饱腹感低,而苹果的饱腹感高。
同样道理,吃100克的方便面(刚才计算结果是452千卡/100克),和同样重量的小米粥(低于50千卡/100克)、全脂加糖酸奶(90千卡/100克)、烤红薯(约100千卡/100克)、白米饭(约110千卡/100克)等食物相比,油炸方便面所含的能量要高很多,它当然比较容易让人饱。但是这并不是一种优点,反而是方便面作为加餐食品非常容易让人长胖的重要理由。因为一种食品所含热量越高,它让人长胖的能力就越强(如果这些热量没有被身体消耗掉的话)。
第五个硬伤,是忽略了常吃方便面不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问题。
媒体所提供的新闻稿中,都提到了所谓“谷类为主”的说法。要说其中含有谷物成分,方便面的确是做到了,方便面就是面粉为主料的一种食品嘛。但“粗细搭配”这一条,它不是做得很好。虽然杂粮方便面已经研发出来,非油炸的方便面也早就上市,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仍然是没有杂粮的油炸方便面。这是因为,做成面条需要非常好的“筋力”,而除了麦类之外,杂粮们是几乎不含有面筋的。同时,纤维高的食材,没有足够多的油脂,口感也很难令人满意。
即便不说油炸食品如何破坏维生素,不谈油脂加热本身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氧化聚合物质,不谈什么丙烯酰胺含量,也不谈方便面汤料所应用的肉类香精(让你远远闻着就觉得特别香浓的原因)中含有多少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AGEs,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在学术搜索引擎中查一下这个关键词),仅仅钠含量超高这一项,就足够让人担心。一包方便面里的钠含量,就足以满足一个人一整天的钠摄入量。换句话说,一袋方便面,让你几分钟就吃掉三顿饭里的盐,就算你汤料只放一半,钠摄入量也是过多的。
国外研究当中,虽然单独以方便面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为数不多,但有关方便食品、高钠食品和肥胖、慢性病风险之间的相关研究结果并不罕见。泰国研究表明,方便面等高钠食品的消费和女性的高血压有直接关系(Thawornchaisit P et al,2013)。韩国研究发现,在女性当中,每周吃两次方便面,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有显着正向关联(Shin HJ et al,2014)。对韩国2005年全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包括方便面在内的低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物和甜食,与增加正常体重者的内脏肥胖状况相关(Choi J,2012)。也就是说,在体重并不超标的人当中,这类的食物吃得越多,发生内脏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的危险也就越大。韩国研究者在儿童少年中的调查发现,虽然韩国的方便面中添加了多种B族维生素,但方便面摄入量越多,则孩子的能量、脂肪和钠元素摄入量就越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利,这是值得注意的。(Lee J et al,2009)。
三高患者更不该吃方便面。有些人以为方便面不是甜食,还有很多脂肪,餐后血糖反应会低一些,其实完全是误解。因为经过一次油炸或热风干燥,再次进行冲泡或煮制时,淀粉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油炸方便面是一种典型的高血糖反应食物,它的血糖反应与大米粥相当。在我国的一项餐后血糖研究当中,“雪菜肉丝方便面”的餐后血糖反应和“肉丝白米粥”处在同样水平上(碳水化合物含量完全相同),比“清鸡汤挂面”的餐后血糖面积高17%,还比后者高出150千卡的能量(Chan EMY et al, 2004)
不过,尽管这项研究的思路和评价指标有诸多不够妥当之处,有些结论还是相当给人以启发的。
按网上公布的新闻,“专家们分别从中国消费者经常食用的15种市场上出售的即食餐食的营养成分进行采样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凉皮、炒河粉、方便面等一般消费者认为较不营养的食物,反而在三大营养素的能量均衡度上居于前列。”
凉皮和炒河粉这类蛋白质含量偏低,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低得可怜的食物,居然在15种主食中变成位于前列的营养均衡主食品,这怎么可能?想来想去,研究者这个结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如果和酸辣粉丝、凉拌粉皮之类纯淀粉食物相比,它们的确还是好一点,至少蛋白质含量不至于低到2%以下;如果和油条、油饼、炸糕之类相比,油脂也少一点。我只能极为悲哀地相信,至少在部分地方,“市售即食餐食”们的营养品质真的太悲惨了……